期刊信息
  • ISSN 1008-0384
    CN 35-1195/S
    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翁启勇
    编辑部主任:翁志辉
    电话:0591-87869455
    Email:fjnyxb@163.com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邮发代号:34-56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070
在线咨询
  • 投稿与审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汇款与发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订阅与赠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手机打开本刊网站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阅读本刊全文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嗜水气单胞菌ZN1株Mah-TrxA融合蛋白的粘附功能分析
吴学敏, 庄培德, 毛凝, 林天龙, 龚辉, 杨金先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6): 583-588.  
摘要7419)      PDF(pc) (1554KB)(431)    收藏
为深入探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主要粘附素在菌体侵入宿主和介导宿主产生免疫过程可能扮演的角色,对Ah菌ZN1株主要粘附素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的部分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与Ah菌的粘附试验及粘附抑制和阻断试验,研究分析克隆表达的Mah-TrxA(硫氧还蛋白与主要粘附素形成的融合蛋白)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克隆表达的Mah-TrxA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不同Ah菌株有交叉粘附抑制的作用,抗原竞争性抑制试验和抗体阻断试验均能显著减少不同Ah菌株对EPC的粘附作用。因此,克隆表达的Mah-TrxA确为ZN1菌株的主要粘附素;基因工程技术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的Mah-TrxA与野生菌株ZN1表达的主要粘附素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范国成, 刘波, 吴如健, 李韬, 蔡子坚, 柯冲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2): 183-190.  
摘要7381)      PDF(pc) (1026KB)(2190)    收藏
综述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有关柑橘黄龙病的研究概况,包括柑橘黄龙病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黄龙病寄主、病原研究、病害诊断与检测、传播途径与病害流行、防控技术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陈艺欣, 田厚军, 魏辉, 占志雄, 黄玉清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611-614.  
摘要5648)      PDF(pc) (906KB)(2819)    收藏
在形态观察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描述了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快速识别特征。结果表明,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区分小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性别,但可以区分3龄和4龄幼虫的性别,主要特征是雄虫在第5腹节内有睾丸,背面呈浅黄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小菜蛾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形成短纵裂缝且两边各有一瘤状突起,而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第9腹节腹面有1个产卵孔,2孔之间连成长纵裂缝。雄蛾翅后缘从翅基到外缘呈三度曲波状的黄褐色带,腹部末端钳状,抱握器微张开;雌蛾体色较雄蛾淡,个体较雄蛾大,腹部末端圆筒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FJ-11A株的分离与ORF3基因序列分析
陈如敬, 吴学敏, 车勇良, 王隆柏, 魏宏, 庄向生, 严山, 周伦江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947-951.  
摘要4789)      PDF(pc) (1475KB)(1913)    收藏
从福建省某疑似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猪场采集腹泻粪便样品和小肠组织,利用Vero细胞连续传代后,分离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福建株(FJ-11A株)。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福建株ORF3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目的片段经胶回收后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片段基因编码有完整的ORF3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75 bp,编码有224个氨基酸。运用DNAStar软件,将获得的ORF3基因序列和GenBan中登录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株ORF3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和遗传进化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福建株ORF3基因和韩国分离株CPF1074和PFF513该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为99.3%,与疫苗株CV777核苷酸同源性为97.8%。从遗传进化上看,我国PEDV分离株ORF3基因处在同一个分支,而弱毒株则处在相对独立的分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植物低温胁迫及其抗性生理
江福英, 李延,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2002, (3): 190-195.  
摘要4705)      PDF(pc) (383KB)(2561)    收藏
综述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等生理过程的影响,以及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及其机理。提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水稻穗部簇生突变体(Cl-dz)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周鹏, 邓其明, 涂诗航, 郑家团, 李平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5): 481-484.  
摘要4547)      PDF(pc) (1254KB)(614)    收藏
从水稻育种材料后代中获得1个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簇生穗突变体(Cl-dz)。其表型特征为:在二次枝梗顶端有2~3个小穗簇生在一起,呈"W"形态。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利用突变体Cl-dz与保持系冈46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6号染色体的SSR标记RM6036与RM134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6cM和7.0c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麸酸有机复混肥对黄瓜产质、土壤游离氨基酸和微生物碳的影响
何春梅, 李昱, 王飞, 胡建明, 李清华, 林诚, 林新坚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627-631.  
摘要4416)      PDF(pc) (673KB)(861)    收藏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施用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配施对黄瓜产质量、土壤游离氨基酸、土壤微生物量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配施能提高作物产质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土壤游离氨基酸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单施化肥相比,黄瓜产量提高2.5%~7.9%,Vc提高4.9%~19.6%,可溶性糖提高6.7%~25.5%;硝酸盐降低0.4%~12.8%,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26.7%~59.5%,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麸酸有机复混肥料氮施用量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土壤中R基极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含量比例有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抗病性研究
刘利华, 林奇英, 谢华安, 谢联辉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3): 53-58.  
摘要3986)      PDF(pc) (300KB)(1311)    收藏
从病程相关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分布和运输,其编码基因的诱导和表达、转基因植物研究,以及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等方面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回顾,并对病程相关蛋白研究及其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木薯淀粉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张树河, 李海明, 潘世明, 林一心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818-821.  
摘要3837)      PDF(pc) (1432KB)(1845)    收藏
以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为指标,对木薯淀粉糖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糖化温度、时间、酶用量、pH和转速等单因素范围分别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温度在60~65℃,反应时间在105~115 min,酶用量在1.5~2.5 mL,pH在3.5~4.5,转速约为180 r·min-1时淀粉水解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糖化条件:糖化温度65℃、糖化时间105 min、酶用量2 mL·L-1、pH 4.0,糖化的DE值达到10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与研究进展
肖生美, 翁伯琦, 钟珍梅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4): 443-451.  
摘要3815)      PDF(pc) (985KB)(487)    收藏
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与定义表述、价值评估与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行评述,展望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胡桂萍, 郑雪芳, 尤民生,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2): 226-234.  
摘要3804)      PDF(pc) (884KB)(1975)    收藏
植物内生菌生物学特性、动力学规律、群落生态组成,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植物内生菌在科研、农业生物防治、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植物内生菌的发现过程和定义,概述了其生物多样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在农业和医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福建铁皮石斛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林江波, 戴艺民, 邹晖, 王伟英, 吴水金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5): 606-609.  
摘要3763)      PDF(pc) (251KB)(845)    收藏
以福建铁皮石斛种子为材料,开展种子萌芽、壮苗生根适宜培养基配方试验研究,并对组培苗的移栽基质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MS+蔗糖30g·L-1+琼脂7g·L-1为培养基,种子萌芽快,萌芽率高;1/4MS+蔗糖40g·L-1+马铃薯提取液100mg·L-1+琼脂7g·L-1是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木屑:泥炭(1:2)的基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平均新芽数及大于3cm平均新芽数等3项指标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土壤锌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陈玉真, 王峰, 王果, 尤志明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8): 901-908.  
摘要3758)      PDF(pc) (916KB)(493)    收藏
伴随着矿山开采、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农田污灌、污泥农用以及肥料的施用,使大量锌元素进入土壤系统,已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土壤锌污染治理与修复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土壤锌含量、污染来源、锌的营养作用及其毒害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土壤锌污染修复所采取的各类措施,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生物修复措施,提出土壤锌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香蕉束顶病毒的提纯
叶旭东, 杨辉, 吴如健, 陈景耀, 柯冲
福建农业学报    1993, (2): 1-4.  
摘要3753)      PDF(pc) (3293KB)(598)    收藏
应用液氮冷冻香蕉束顶病组织,高速粉碎,氯仿—正丁醇澄清,差速离心,沉淀悬浮后经蔗糖垫部分纯化病毒,收集的蔗糖垫浓缩后经0—40%连续蔗糖梯度离心4小时,在离心管上半部形成一个明显的含有大量等径病毒的紫外吸收峰。再经不连续硫酸铯梯度离心6小时,形成一狭窄的乳白色带,含有高度纯化的直径约18nm的香蕉束顶病毒(BBTV)。用台湾提供的BBTV单克隆抗体,ELISA法可检测到提纯过程中病毒的存在,ISEM法可从粗提物中捕获大量等径病毒。ELISA法也用于检测田间及组织培养原种苗的带毒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林海云, 车建美, 刘波, 郑雪芳, 唐唯其, 朱育菁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899-906.  
摘要3729)      PDF(pc) (1271KB)(2168)    收藏
阐述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基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调节。由于青枯雷尔氏菌的复杂性,进而发展了许多青枯雷尔氏菌分子鉴定技术,并且对青枯雷尔氏菌的鉴定逐渐走向快速、便捷和灵敏高的趋势。青枯雷尔氏菌基因组约5.8 Mb,具有高(G+C)含量和约5 120个可能的编码基因;它是由3.7 Mb的染色体和2.1 Mb的大质粒所组成,主要的致病因子有Ⅲ型hrp分泌系统产物、胞外多糖、细胞壁降解酶(包括果胶质酶以及纤维素酶等),其涉及的基因主要包括hrp基因簇、avr基因、毒性基因;青枯雷尔氏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3SS)、II型分泌系统(T2SS)等分泌系统将多种毒性因子输送到胞外使寄主植物致病。同时,T3SS和T2SS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上述致病因子的协调作用是由一个复杂的网络调节系统控制的,并以PhcA调节基因的启动和转录为核心,自动而精密地调节有关致病基因的表达及关闭,从而控制细菌的生长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紫云英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
管凤贞, 钟少杰, 邱宏端, 林戎斌, 张 辉, 陈济琛, 林新坚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5): 524-532.  
摘要3636)      PDF(pc) (1657KB)(368)    收藏
从采自福建各地紫云英的根瘤中分离出具有一般根瘤菌特征的菌株18株,在对其进行初步细菌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16S rDNA进行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鉴定结果为:YX、Z3、GZ与ZK1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菌种,B3、XZ、M6与百脉根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loti可能为同一菌属的不同变种;ZLH2为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菌种;M3、M10、ZK7、ZQH、B4、B7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菌种;B6、B5、B1、 Z1为根瘤菌属Rhizobium菌种。为了进一步考察各鉴定菌株的结瘤情况,利用琼脂试管法和水培法将部分菌株与紫云英闽紫品种(1号、5号、6号、7号)和80410411品系进行配对结瘤,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阐明了紫云英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通过对比琼脂试管法和水培法在结瘤结果上的异同,为探究紫云英与不同根瘤菌结瘤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水稻与拟南芥中控制花器官发育MADS-box基因的比较研究进展
田大刚, 刘华清, 苏军, 张礼华,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309-320.  
摘要3486)      PDF(pc) (1540KB)(1557)    收藏
MADS-box基因编码的蛋白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与双子叶模式拟南芥是两个关系很远的种类,通过对它们花器官功能保守因子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水稻基因功能的认知以及加快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研究的步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源, 余亚白, 潘东明, 赖呈纯, 高慧颖, 王琦, 谢鸿根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 211-215.  
摘要3430)      PDF(pc) (894KB)(1361)    收藏
黄酮是柑橘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介绍了近年来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碱提取酸沉淀法、有机溶剂法、微波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分离纯化方法(柱层析法、薄层层析法、高速逆流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的研究进展,为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芽胞杆菌分类研究进展
刘国红, 林营志, 林乃铨,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911-917.  
摘要3290)      PDF(pc) (1454KB)(1227)    收藏
芽胞杆菌属Bacillus是一类产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好氧或兼性厌氧生活,产生具有抗逆性球形或椭圆形芽胞。芽胞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由于芽胞的特性,使得芽胞杆菌的分类研究越来越重要。《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是由普通微生物学会(SGM)出版的,是国际微生物分类学界公认的一份权威性杂志,它发表和收录了所有的微生物新种发表情况。本文主要介绍了全球近10年在IJSEM上芽胞杆菌分类论文发表的情况,并对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任香芸, 蔡海松, 林新坚, 邱宏端, 陈济琛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1): 54-57.  
摘要3258)      PDF(pc) (1526KB)(816)    收藏
以菌体生长量和pH值作为培养基优化的指标,对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源对发酵液菌数影响相差较大,最佳培养基配比为:牛肉膏、大豆蛋白胨、NaCl、K2HPO4和KH2PO4;最佳摇瓶发酵配方为:牛肉膏0.5%,大豆蛋白胨0.9%,NaCl 0.2%,K2HPO4:KH2PO4为0.1%:0.075%,该培养基中培养CHB1比在发酵基础培养基中培养菌量提高10倍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黄琼辉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 218-222.  
摘要3255)      PDF(pc) (559KB)(2475)    收藏
综述了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膜萃取、凝胶渗透色谱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光谱法及其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生物传感器等仪器检测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研究
杨秀娟, 陈福如, 何玉仙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2): 89-92.  
摘要3155)      PDF(pc) (280KB)(661)    收藏
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在碳源中,以对蔗糖、乳糖和葡萄糖利用为佳,其中蔗糖和葡萄糖最适合病菌产孢;在氮源中,以对蛋白胨、磷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利用为佳,其中硝酸钾最适合病菌产孢,而硫酸铵不利病菌生长,尿素可抑制病菌生长。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100mg·L-1浓度的50%施保功WP、50%多菌灵WP、68%多菌灵·代森锰锌WP和50%多菌灵·施保功WP均能有效抑制该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50%多菌灵·施保功WP1.00kg·hm-2防治枇杷叶斑病效果最好,防效为93.27%;68%多菌灵·代森锰锌WP2.50kg·hm-2次之,防效为80.3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水稻稻曲病研究进展
黄珊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4): 452-456.  
摘要3135)      PDF(pc) (964KB)(702)    收藏
稻曲病已成为世界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稻曲病的分布与为害、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稻曲病的侵染循环等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稻曲病抗病材料的筛选、抗性基因鉴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系统分析当前稻曲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稻曲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丝瓜砧木对苦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玉灿, 张武君, 陈阳, 李祖亮, 陈建华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4): 337-342.  
摘要3126)      PDF(pc) (1006KB)(460)    收藏
对18个参试丝瓜砧木嫁接的苦瓜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进行评比试验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1雌花节位、主蔓伸长速度、雌花节率、基部茎粗等有一定影响,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优选的6个砧木的接穗苦瓜除产量外,在主要农艺性状和商品瓜外观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嫁接苗基部茎粗显著大于实生苗。嫁接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新翠苦瓜的嫁接砧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20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联合毒力
杜宜新, 石妞妞, 阮宏椿, 甘林, 杨秀娟, 陈福如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2): 143-147.  
摘要3109)      PDF(pc) (906KB)(583)    收藏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后对芦笋茎枯病菌抑制作用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百菌清、噻菌灵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咪鲜胺的毒力最高,EC50为0.035 5 mg·L-1,而代森锰锌、噁霉灵、福美双、嘧霉胺、井冈霉素、硫酸铜钙和氨基寡糖素对芦笋茎枯病菌抑制作用较弱。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按照1:1的比例混配后对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共毒系数(CTC)为123.42,表现为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按照8:5、1:5、1:8的比例混配后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CTC分别为164.17、132.91、141.91,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8:5混配后增效作用最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伪狂犬病毒Fa株gB、gC、gD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陈振海, 林天龙, 陈少莺, 宋铁英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2): 120-125.  
摘要3100)      PDF(pc) (1146KB)(780)    收藏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Fa株)gB、gC、g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gB、gC、gD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2 745 bp、1464 bp、1 215 bp,编码914、487、40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Fa株与其他毒株gB、gC、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9%~99.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1.4%~99.9%。不同PRV毒株gB、gC、gD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高度保守。基于gB、gC、gD基因的进化树分析表明,中国分离毒株与韩国分离毒株可归为一个进化分支,而日本分离株与欧美分离株归为另一个分支。在前一个分支里,闽A株与鄂A株的亲缘关系特别近,3个基因的同源率均在99.5%以上。在gB蛋白氨基酸序列全长上中国分离株(Ea株、Fa株)比欧美分离株多了1个氨基酸,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主要集中在第50~100氨基酸。在gC基因序列第186~211 bp,Ea株、Fa株比欧美分离株多插入了21个碱基。在gD蛋白氨基酸序列全长上,Ea株、Fa株比其他分离株多了2~6个氨基酸。在gD基因序列第803~837 bp,Fa株核苷酸AGGCCC串联重复最多,达到7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几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毒力及防效研究
张小艳, 李韬, 范国成, 胡菡青, 林雄杰, 阮传清, XIA Yu-lu, 蔡子坚,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12): 1277-1280.  
摘要3094)      PDF(pc) (1103KB)(506)    收藏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虫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柑橘木虱的毒力,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柑橘木虱成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其24 h的LC50值分别为2.116、3.030 mg·L-1,而吡蚜酮、螺虫乙酯和吡虫啉毒力较差,尤其以吡蚜酮的毒力最差,其24 h的LC50值为2 025.489 mg·L-1;采用灌根施药法测定了4种内吸性杀虫剂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效,4种供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短期效果较差,但10%烯啶虫胺2 000倍液、70%吡虫啉14 000倍液及7 000倍液处理灌根施药后14~28 d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防效均保持在87%以上,至药后28 d防效高达97%以上,持效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
黄达彪, 陈美容, 周卫营, 白玉洁, 杨小飞, 蔡华镇, 张敏, 曹榕平, 许镜炜, 李毓, 王乃元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206-210.  
摘要3053)      PDF(pc) (1368KB)(679)    收藏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146个杂交稻组合使用了55个不育系,其中三系法不育系47个,占85.5%,二系法不育系8个,占14.5%;有Ⅱ-32A、龙特甫A、冈46A、D62A、谷丰A、天丰A、金23A、和SE21S等8个不育系配组5个杂交稻组合以上,是目前福建省杂交稻育种的主要不育系。稻谷单产比对照增产6%以上(含6%)、中感稻瘟病以上(含中感)、米质达三等部颁食用籼米标准以上(含三等)和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之间等4项品种性状,其中3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Ⅱ优沈98,乐优94,eⅡ优315,Ⅱ优039,闽丰优3301,秋优125、玉优一号,江优明62、两优航2号和金农2优3号等10个品种;4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金农2优3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水稻生殖发育突变体fro1(t)的形态发生及基因定位
陈在杰, 吴煜兵, 陈少游, 刘华清,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6): 677-683.  
摘要3033)      PDF(pc) (1864KB)(1541)    收藏
水稻的花发育是稻米形成的基础,研究水稻花发育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稻组培后代中发现一个生殖发育突变体,暂命名为func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fro1(t)),主要性状为内、外稃片扭曲变形抱合,小穗外形酷似辣椒,但小穗始终闭合不开花;副颖多数退化;浆片转变成薄叶状;雄蕊花丝膨大扭曲,花药表面扭曲变形,无花粉,雄蕊个数2~6枚,部分雄蕊转化为底部为叶状,顶部有类似柱头的雌蕊状器官;子房发育正常,但是多数花柱融合,柱头簇生,3~4个。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决定fro1(t)性状的基因调控着水稻花分生组织的分化及花器官决定的特化。利用图位克隆等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最终将该突变位点定位在水稻8号染色体长臂上InDel0802和RM23432标记之间,目的基因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8cM和1.3cM。据以上结果推测,该基因可能是一个调控水稻各轮花器官发育的新基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果园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义祥, 翁伯琦, 邢世和, 黄毅斌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113-1122.  
摘要2980)      PDF(pc) (1212KB)(2146)    收藏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果园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果园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15%。因此,研究果园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过程,对于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综述了果园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的分离、含量和分配比例的变化,并从气候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施肥、耕作、地表覆盖、踩踏干扰等因素以及人类干扰活动等方面具体阐述这些因素变化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产生的影响,提出果园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并对未来果园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研究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云服务的食用菌工厂化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系统开发
邱荣洲, 林营志, 陈宏, 池美香,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 (1): 94-98.  
摘要2957)      PDF(pc) (1198KB)(357)    收藏
针对食用菌产业质量安全问题,基于食用菌GAP与安全生产的相关技术规程,结合云平台、二维码识别技术、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食用菌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系统,并在生产中实际应用。本文描述了基于云平台的食用菌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总体架构以及主要运行流程,并对模块功能、业务逻辑、编码规则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铁皮石斛试管苗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陈青青, 赖钟雄, 朱金秀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5): 602-605.  
摘要2908)      PDF(pc) (781KB)(1112)    收藏
以铁皮石斛试管丛生苗为原料,研究不同pH值、光照强度和温度对铁皮石斛苗长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铁皮石斛苗株高、生根率和苗鲜重影响显著(P<0.05),而pH对铁皮石斛的苗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对苗鲜重和生根率影响显著;铁皮石斛丛生苗壮苗生根的适宜pH值为5.4,适宜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500lx。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微生物食用胶——结冷胶的研究新进展
胡桂萍, 刘波, 朱育菁, 史怀, 刘丹莹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123-1128.  
摘要2897)      PDF(pc) (1473KB)(1602)    收藏
结冷胶以其安全、无毒、理化性质独特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介绍结冷胶的结构组成,理化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发酵生产和提取及在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提出发展我国结冷胶行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蚕豆芽苗菜左旋多巴(L-Dopa)含量变化的研究
曹奕鸯, 郑开斌, 李爱萍, 阙俊平, 陈仁庆, 吴玉红, 雷伏贵, 华树妹, 郑金贵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9): 994-998.  
摘要2859)      PDF(pc) (945KB)(292)    收藏
采用HPLC法比较了32份蚕豆种质的L-Dopa含量差异,比较了3个蚕豆品种发芽、出苗过程中蚕豆芽、苗L-Dopa含量的变化,出苗过程3个品种蚕豆苗不同部位L-Dopa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干燥方式对蚕豆苗L-Do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2份蚕豆种质蚕豆苗中L-Dopa含量变化为4.39%~7.64%,含量最高种质是含量最低种质的1.74倍;3个蚕豆品种在发芽过程中L-Dopa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出苗过程中蚕豆苗L-Dop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蚕豆苗不同部位的L-Dopa含量均表现为苗>根>子叶;60℃烘干的蚕豆苗L-Dopa仅为100℃时的55.36%,显示低温烘干会显著降低蚕豆苗L-Dopa含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漳州香蕉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庄绍东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3): 168-172.  
摘要2849)      PDF(pc) (2463KB)(545)    收藏
对取自漳州地区南靖、芗城、平和、长泰4个县(区)0~40 cm土层的122个蕉园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州蕉园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土壤pH偏低,90.98%的土样pH<5.5;部分土壤氮、钾、钙、镁、硼含量较低,其中55.74%的土样碱解氮、20.49%土样速效钾、52.46%土样交换性钙和38.52%土样交换性镁的含量分别低于100 mg·kg-1、80 mg·kg-1、2.5 cmol(+)·kg-1和0.4 cmol(+)·kg-1,所有土样的有效硼含量均低于0.5 mg·kg-1。据此提出相应的土壤培肥、合理施肥和缺素矫治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生物黑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志丹, 尤志明, 江福英, 王峰, 王成己, 张文锦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 167-172.  
摘要2823)      PDF(pc) (782KB)(1022)    收藏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生物黑炭0(CK)、8、16、32、64 t·hm-2 5个水平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处理与CK处理相比,0~20 cm土层土壤pH值提高0.19~1.72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酸降低0.79~3.96 cmol·kg-1,土壤盐基饱和度提高20.98%~173.67%,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0.80~2.46 cmol·kg-1;20~40 cm土层土壤pH提高0.05~0.61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酸降低0.20~2.14 cmol·kg-1,土壤盐基饱和度提高27.72%~56.5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加0.57~1.12 cmol·kg-1。土壤改良效果随生物黑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对0~20 cm土层土壤的改良效果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施用生物黑炭各处理春茶鲜叶产量分别为CK的106.61%、105.62%、99.89%和99.23%,各处理及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无患子研究进展概述
姜翠翠, 叶新福, 卢新坤, 翁震, 郭有枝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4): 405-411.  
摘要2823)      PDF(pc) (1116KB)(415)    收藏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淮河以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无患子种质资源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植树造林、栽培技术、重要化学成分皂苷和油脂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无患子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开展无患子优良株系选育和无性快繁技术、加大无患子皂苷生物技术以及油脂提取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无患子的利用价值提供新思路,有效促进无患子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
刘国红, 林乃铨, 林营志,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1): 92-99.  
摘要2817)      PDF(pc) (1678KB)(2412)    收藏
随着多相分类方法的广泛采用,化学分类和分子分类在芽孢杆菌属的分类学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各种分类法在芽孢杆菌分类中的应用及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曾显成, 陈晓实, 罗先, 吴发丹, 林乙铃, 陈家祥, 邵良平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52-556.  
摘要2811)      PDF(pc) (485KB)(1476)    收藏
为探讨PRRS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抗体水平差异,采集福建各地区64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本1 742份,其中免疫猪场40个共1 059份血清,非免疫猪场24个共683份血清;采用美国IDEXX公司PRRS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阳性率、CV值及S/P区间分布值。结果显示:免疫猪场抗体阳性883份,阳性率算术平均值为83.4%,CV值为67.1,S/P值大于2.5的样本44份,占4.2%;非免疫猪场抗体阳性290份,阳性率算术平均值为42.5%,CV值为87.4,S/P值大于2.5的样本74份,占10.1%。表明免疫猪场抗体阳性率高,离散度小;非免疫猪场均可检测到PRRS阳性抗体,离散度大。揭示应加强PRRS的免疫,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小菜蛾成虫对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田厚军, 陈艺欣, 魏辉, 占志雄, 黄玉清, 邱良妙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591-595.  
摘要2805)      PDF(pc) (320KB)(1266)    收藏
采用昆虫触角电位测定方法,以十字花科9种植物挥发性物质为对象,研究小菜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浓度植物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六碳醇或六碳醛均能引起较强的EAG反应,如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而萜烯类化合物如(1R)-(+)-α-蒎烯、α-萜品烯,(+)-3-莰烯、桉树脑和D-柠檬烯激发的EAG相对值较小。小菜蛾对正己醛、反-2-己烯醛、正己醇、庚醛、D-柠檬烯、α-萜品烯的EAG相对值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对(1R)-(+)-α-蒎烯、3-莰烯、桉树脑的EAG反应相对值随浓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再增大。在所有植物挥发性物质中,雌蛾对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大,为331%,雄蛾对正己醇的EAG反应值最大,为298%。在同一浓度下,雌、雄蛾的触角相对反应值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且均未超过2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 闽引葡萄“桂葡1号”酿造特性研究
魏巍, 李维新, 何志刚, 林晓姿, 任香芸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265-268.  
摘要2777)      PDF(pc) (1663KB)(638)    收藏
为酿造出南方优质葡萄酒,以福建福安地区引种的"桂葡1号"葡萄为原料酿制葡萄酒,通过研究"桂葡1号"葡萄的酿造特性,确定其在福安地区的适宜酿造采收期并分析"桂葡1号"葡萄酒的理化品质和主要营养特征。结果表明:在福安地区,8月10日"桂葡1号"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成熟系数M值达最大值20.4,8月15日糖度略有下降,M值仍维持在20.0,因此酿造适宜采收期为8月中旬;采用具有降酸能力的酿酒酵母JP2进行发酵,酿造的葡萄酒色紫红,酒体醇厚、丰硕,典型性强,且其总类黄酮、原花青素、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达2362.5 mg·L-1、3767.1 mg·L-1,4.8 mg·L-1;在"桂葡1号"葡萄酒与对照酒中,共检测出13种单体酚,"桂葡1号"葡萄酒中除安息香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低于对照酒外,其他单体酚含量均高于对照酒。"桂葡1号"葡萄是酿造南方特色优质葡萄酒的优质原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2. 棉籽蛋白水解物水解度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林虬, 黄薇, 宋永康, 姚清华, 颜孙安, 钱爱萍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076-1080.  
摘要2766)      PDF(pc) (1281KB)(2785)    收藏
介绍了一种比较简单可行、适用于棉籽蛋白水解度的测定方法——OPA法。选用中性蛋白酶将棉籽蛋白水解成棉籽多肽,通过新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酶解时间棉籽蛋白水解液的水解度,并与文献所报道的甲醛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甲醛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相比,OPA法更简便、更快速,且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对环境友好,是3种方法中最适合测定棉籽蛋白水解液水解度的方法,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饲料及食品行业中其他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3.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阮宏椿, 石妞妞, 杜宜新, 甘林, 王舒婷, 曾慧芳, 杨秀娟, 陈福如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1): 43-47.  
摘要2746)      PDF(pc) (885KB)(592)    收藏
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评价福建省15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室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3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中抗,如FJZD10-5、FJZD10-8,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2、FJZD10-3,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水稻品种对穗瘟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6、FJZD10-7,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在建阳、宁化和福安3个田间试验点,同时发生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水稻品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73.33%和73.33%。未出现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表现为抗病的水稻品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4. 稻米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罗曦, 黄锦峰, 朱永生, 谢鸿光,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822-826.  
摘要2738)      PDF(pc) (1371KB)(1977)    收藏
以高抗性淀粉水稻品种功米3号、粳稻日本晴、中籼品种9311为材料,比较其蒸煮前后抗性淀粉含量的变化,以及在不同pH值下水解后的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蒸煮前后各材料的抗性淀粉含量依次为:未蒸煮处理>蒸煮隔夜处理>蒸煮处理,未蒸煮处理与其他两种处理相比较差异显著,蒸煮隔夜处理与蒸煮处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同pH值处理各材料的抗性淀粉含量依次为pH5.2>pH6.0>pH6.9,其中pH5.2的RS含量与pH6.9、pH6.0比较呈极显著差异,pH6.9与pH6.0差异不显著;3份材料抗性淀粉含量大小依次为功米3号>9311>日本晴,功米3号抗性淀粉含量明显高于9311和日本晴,而9311略高于日本晴。总之,消化可溶性淀粉缓冲液的pH值为6.0时以及蒸煮处理后所得抗性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低,重现性好,重复间差异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施肥对花生营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赵婷, 郑向丽, 徐国忠, 张鼎华,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3): 490-497.  
摘要2661)      PDF(pc) (776KB)(1645)    收藏
以氮、磷、钾、硫、钙及微肥对花生的生理作用与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施肥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花生生长与科学施肥之间的关系,并从施肥技术、肥料品种、花生育种、耕作制度等4个方面提出花生施肥研究的主要技术难点以及今后主要的攻关方向。就施肥技术而言,要着力提升精准水平,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就肥料品种而言,要努力实现优化配套,注重新型肥料的开发;就花生育种而言,要关注多样化筛选,培育高优花生新品种;就耕作制度而言,要因地制宜的改革,优化当地的耕作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6. 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田厚军, 陈艺欣, 黄玉清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907-910.  
摘要2635)      PDF(pc) (1155KB)(1490)    收藏
触角电位技术是直接检测昆虫对化学信号反应的电生理方法。通过介绍该技术的原理、触角电位仪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实验注意事项及其局限性,旨在为研究昆虫电生理行为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对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7. 大白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推荐施肥量研究
李娟, 章明清, 孔庆波, 姚宝全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3): 336-339.  
摘要2624)      PDF(pc) (1491KB)(789)    收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大白菜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11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大白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4%;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41.26%、14.90%和25.53%,增产效果为N>K>P.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13.8、13.2和9.7,氮肥在低肥力土壤的产投比最高,磷钾肥则在高肥力土壤的产投比较高.不同土壤肥力等级和产量水平的三要素推荐施肥量有一定的差异,平均经济施肥量为N 232.0kg·hm-2、P2O570.5kg·hm-2和K2O 209.6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0.9,预计产量为33308.7kg·hm-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研究
姚建族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045-1050.  
摘要2599)      PDF(pc) (1611KB)(935)    收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芥菜种植地土壤Olsen-P高产丰缺指标为42 mg·kg-1,速效钾则为88 mg·kg-1;"高"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为N 315 kg·hm-2、P2O585 kg·hm-2 和K2O 146 kg·hm-2,"中"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为N 348 kg·hm-2、P2O5127 kg·hm-2 和K2O 196 kg·hm-2,"低"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则为N 319 kg·hm-2、P2O5146 kg·hm-2 和K2O 241 kg·hm-2。不同肥力等级土壤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与基础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具有一致性。因而,建立了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与相应养分推荐施肥量的关系式,实现了根据土测值预测推荐施肥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9.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W1764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
杨绍华, 刘华清,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19-522.  
摘要2578)      PDF(pc) (551KB)(947)    收藏
从籼稻品种"明恢86"转基因后代中发现1个非T-DNA插入的叶斑突变体W1764。突变体在分蘖后期最先从基部叶叶尖处开始出现褐色斑点,随着植株的生长,斑点逐渐从叶尖扩展到整个叶片,同时从下到上叶片依次出现表型,至成熟时几乎遍布整个植株。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体表型受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以突变体W1764和粳稻品种02428杂交构建F2群体,用其中突变表型的136株个体进行基因定位,将W1764的突变位点初步定位在第12染色体长臂的分子标记NSSR1229和L05-78之间1.9cM内。初步鉴定为1个新的叶斑突变基因,暂命名为spl30(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0. 一种引起蛋鸡产蛋下降的新型黄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陈仕龙, 陈少莺, 王劭, 林锋强, 江斌, 程晓霞, 黄梅清, 朱小丽, 李兆龙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170-174.  
摘要2554)      PDF(pc) (1511KB)(1290)    收藏
从蛋鸡临床表现为产蛋下降、卵泡萎缩、卵泡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发病蛋鸡的卵巢、输卵管、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3株病毒。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产蛋期的蛋鸡能导致蛋鸡产蛋急速下降,卵泡出血和萎缩,并能从人工感染病鸡中回收到病毒;分离毒不能凝集鸡和鸽红细胞,并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核酸为RNA;PCR或IFA结果排除了分离毒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减蛋下降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呼肠孤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小鹅瘟病毒;用黄病毒特异引物扩增为阳性,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分离毒5末端部分核苷酸与黄病毒属的巴格扎病毒同源性为70%,与国内鸭源黄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99%;3末端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巴格扎病毒同源性为75%,与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达91%,与国内鸭源黄病毒的同源性达99%。上述结果提示分离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是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病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1. 林地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高雪梅, 黄沐亮, 阙辰月, 周碧青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135-1141.  
摘要2553)      PDF(pc) (1181KB)(1041)    收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林地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Soluble Organic Nitrogen)库大小、组成及生态功能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林地土壤SON含量因土壤类型、森林种类、气候条件、分析方法等的不同而异,土壤矿质层中SON含量通常介于1~87 mg·kg-1,有机层变化于23~448 mg·kg-1,约占土壤可溶性总氮的16%~96%。土壤SON是不同结构含氮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氨氮、氨基酸、氨糖等。森林植物可直接利用低分子量SON(如人为施入的氨基酸),但直接利用土壤本身具有的SON的证据至今仍十分缺乏。林地土壤SO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氮源,并在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林地土壤SON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包括林地土壤SON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土壤中天然SON动力学特性及其在限制性氮林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学作用、SON生态功能评估、微生物在林地生态系统SON动力学以及森林植物直接吸收SON的作用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2. 不同性别黑番鸭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
朱志明, 黄种彬, 钟志新, 缪中纬, 陈晖, 郑嫩珠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41-544.  
摘要2490)      PDF(pc) (367KB)(757)    收藏
以黑番鸭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性别黑番鸭从初生到10周龄的体重,用Gompertz、Logistic、von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研究不同性别黑番鸭生长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公、母黑番鸭在4周龄前生长较为缓慢,4周龄后生长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在6~10周龄达到生长高峰。通过比较拟合度(R2)发现3种曲线模型拟合度均达到0.99以上,但Gompertz模型的拟合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测量值,拟合效果最佳。进一步比较不同性别黑番鸭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结果发现公鸭和母鸭相比,有较高的初始体重、极限体重和拐点体重,但公鸭拐点周龄为5.3周,较母鸭的4.3周晚。公黑番鸭的Gompertz模型方程为:W=3111.4[exp-4.4482exp(-0.2802t)],母黑番鸭的Gompertz模型方程为W=2100.4[exp-4.1071exp(-0.3225t)]。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3. 巨骨舌鱼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王茵, 吴成业, 郭建兴, 刘淑集, 苏永昌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4): 491-495.  
摘要2476)      PDF(pc) (1734KB)(1066)    收藏
分析了巨骨舌鱼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并综合评定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巨骨舌鱼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6.5%和6.8%;18种氨基酸总含量约占其干重的54.7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6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58.91%,鲜味氨基酸含量占干重的22.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5.7,色氨酸和甲硫氨酸分别是第一、二限制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5.8%,DHA和EPA共占8.6%;矿物质含量丰富,尤其是钙含量最高,达3 367 mg·kg-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4. 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
张水金, 郑轶, 朱永生, 杨东, 涂诗航, 周鹏, 郑家团, 黄庭旭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895-898.  
摘要2473)      PDF(pc) (1132KB)(1274)    收藏
水稻脆性突变体是水稻突变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水稻茎秆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不仅影响水稻的抗倒伏,还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脆性突变体具有纤维素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营养成分改变和脆性增加等特点,是研究抗倒伏育种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选育谷秆两用型水稻的中间材料。综述了水稻脆性突变体的来源、形成机理和脆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脆性突变体在水稻常规育种、转基因育种和谷秆两用稻育种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5. 枇杷嫩枝扦插育苗研究
余亚白, 陈扬祥
福建农业学报    1991, (2): 66-70.  
摘要2457)      PDF(pc) (2559KB)(220)    收藏
采用长8-10cm,茎粗0.4-0.7cm的半木质化枇杷嫩枝插条,针对不同枇杷品种,基部分别用200ppmIBA或200ppmNAA溶液浸泡3/小时后扦插于适宜基质的插床上,保持温度20-30℃,相对湿度85%以上,并用间歇弥雾处理等综合配套技术,扦插2246株,经45天后,长根率达91%.其中未长根的嫩校经200PPmIBA溶液重复处理0.5小时扦插30天后长根率达88%.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9%.扦插1年即可出圃,比常规嫁接育苗法提早1年左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6. 福建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吴越, 柯文辉, 许标文,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6): 779-782.  
摘要2440)      PDF(pc) (229KB)(879)    收藏
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福建省2007~2009年间9类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茶叶、烟叶在福建省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蔬菜、水果、花卉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粮食、油料、麻类、甘蔗则不具备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7. 芽胞杆菌种类脂肪酸鉴定与分子鉴定方法的比较
刘国红, 林营志, 刘波, 林乃铨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 173-180.  
摘要2418)      PDF(pc) (1167KB)(448)    收藏
基于ITS序列和脂肪酸鉴定方法对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6株芽胞杆菌进行分类研究,与分子鉴定结果相比,脂肪酸种的鉴定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通过生物软件SPSS和Mega分别对16株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脂肪酸比ITS更适合于芽胞杆菌的分类研究,根据脂肪酸成分可以将16株芽胞杆菌准确聚在一起,而ITS则不能。芽胞杆菌特征性脂肪酸为15:0ANTEISO和15:0ISO,但不同种芽胞杆菌的此类脂肪酸含量不同。对芽胞杆菌3大类菌群主要特征性脂肪酸的含量比例(15:0ISO/15:0ANTEISO)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特殊的为蜡状芽胞杆菌类群,蜡状芽胞杆菌主要脂肪酸为15:0ISO,其次为13:0ISO,而15:0ANTEISO的含量很低,而且不是主要类型,15:0ISO/15:0ANTEISO的比值约为5.6~7.9。简单芽胞杆菌群主要脂肪酸为15:0ANTEISO和15:0ISO,15:0ISO/15:0ANTEISO比值约为1/6。巨大芽胞杆菌类群主要脂肪酸15:0ISO和15:0ANTEISO含量相近,其余脂肪酸远远低于这2种主要脂肪酸。巨大芽胞杆菌的15:0ISO/15:0ANTEISO的比值约为4/5~5/4,菌株FJAT-4500为短小芽胞杆菌,其15:0ISO/15:0 ANTEISO比值约为2。短小芽胞杆菌和巨大芽胞杆菌归为一类是因为其脂肪酸类型相近,但含量并不同。枯草芽胞杆菌群主要脂肪酸15:0ISO的含量小于15:0ANTEISO,15:0ISO/15:0ANTEISO的比值为1/3~2/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8. 茶树有机栽培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翁伯琦, 吴志丹, 尤志明, 张文锦, 王义祥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4): 429-435.  
摘要2401)      PDF(pc) (784KB)(807)    收藏
介绍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控制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并分析有机栽培措施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9. 水果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周丹蓉, 廖汝玉, 叶新福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129-1134.  
摘要2396)      PDF(pc) (1153KB)(1202)    收藏
水果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癌、抗菌消炎以及抗过敏等活性作用,主要是由于水果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功能性成分。综述(1)水果中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类胡萝卜素、维生素所具有的功效;(2)4类物质在不同水果中的含量差异及组分差异;(3)黄酮类化合物、花色素苷类在食品、化工行业以及在医药开发上的研究与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果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系统性研究存在的困难,认为应加强功能性成分单一组分的精深提取与功能研究,以及水果皮、籽、核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0. 稻草营养成分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陈君琛, 沈恒胜, 陈恩玲, 杨菁, 刘韬, 汤葆莎
福建农业学报    2001, (3): 35-38.  
摘要2396)      PDF(pc) (221KB)(767)    收藏
分析稻草营养品质及其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探讨稻草硅酸盐成分阻碍香菇菌丝对稻草氮源和碳源营养的降解利用.结果表明,香菇菌丝在201稻草培养基与麦麸培养基(CK)上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分别为0.39cm·d-1和0.42cm·d-1;与汕优63稻草(0.31cm·d-1)、201稻穗(0.31cm·d-1)和201稻叶(0.23cm·d-1)培养基差异显著.稻草的硅酸盐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香菇菌丝对稻草组织中蛋白质和纤维成分的降解利用.引进不同的香菇菌种作不同培养料的菌丝培养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应性较广的香菇品种苏香1号和T89-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1. 斯氏钝绥螨以截形叶螨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陈霞,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3): 415-419.  
摘要2386)      PDF(pc) (2819KB)(663)    收藏
研究了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Athias-Henriot)以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Ehara)为猎物在15、18、20、25、30和35℃下的发育和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5℃时斯氏钝绥螨能完成发育,但存活率仅43.33%,且产卵不正常;在18~35℃之间斯氏钝绥螨能正常生长发育;在15~35℃之间斯氏钝绥螨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雌螨的发育历期为5.75~31.50 d,雄螨的发育历期为3.96~20.00 d;斯氏钝绥螨的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倍增时间(t)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5℃时世代平均周期和种群倍增时间最短,分别为15.9380 d和3.5072 d;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5℃时均最大,分别为0.197 6和1.218 5;雌雄性比和净增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5℃时性比和净增殖率均最大,分别为1.73和36.8600;产卵总量也在25℃时最大,达到57.60粒·雌-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2. 无花粉观赏型向日葵新品种“闽葵3号”的选育
吴建设, 黄敏玲, 钟淮钦, 罗远华, 叶秀仙, 林兵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577-582.  
摘要2382)      PDF(pc) (551KB)(886)    收藏
"闽葵3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观赏向日葵品种"CS"(花瓣白色)为母本,与选育的高世代自交系"M1R3-1"(花瓣黄色)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无花粉观赏型向日葵新品种。该品种经RAPD、ISSR分子标记鉴定证明其为真实杂交后代。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葵3号"观赏性状稳定,花瓣柠檬黄色,颜色鲜艳,无花粉,具分枝性,可作切花生产和庭院观赏种植;生育期92~112d,株高96.0~170.0cm;花盘直径6.4~7.2cm,花朵直径13.7~14.8cm,花瓣数34~39枚,切花瓶插寿命9~14d;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生长期短、可周年栽培,切花产量9.0万~12.0万枝.hm-2。于2011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同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3. 一种快速的水稻不同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
苏军, 张武君, 陈在杰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9): 884-887.  
摘要2378)      PDF(pc) (1007KB)(582)    收藏
介绍一种简单快捷的水稻不同组织总蛋白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冷甲醇和丙酮依次洗涤去除杂质和次生代谢干扰物,同时在甲醇洗涤步骤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合液,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含所有蛋白质并降低蛋白酶的降解作用,提高蛋白质的质量和产量。采用该方法从水稻的根、茎、叶及发育中的种子中提取粗蛋白,产量为20~99 mg·g-1FW,提取蛋白整个过程耗时1.6 h。 以SDS-PAGE胶及Western Blot检测所提总蛋白的质量,分别用核蛋白、胞浆蛋白、膜蛋白以及淀粉结合型蛋白等不同类型蛋白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所分离的总蛋白质量可以满足水稻不同类型蛋白对Western Blot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4. 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及茶叶中的铁含量
陈磊, 罗丹, 梁巧凤, 郭雅玲, 王果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2): 153-156.  
摘要2375)      PDF(pc) (1696KB)(751)    收藏
调查了安溪县、永春县和华安县150个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及茶叶中铁含量,结果表明,供试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铁含量为9.35~90.48 g•kg-1,平均值为32.33g•kg-1;土壤有效铁含量为9.20~395.11mg•kg-1,平均值为57.11mg•kg-1。茶叶中铁含量为19.77~797.47mg•kg-1,平均值为126.71mg•kg-1。茶叶中铁转移系数与土壤全铁、有效铁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5. 我国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研究进展
王庆森, 王定锋, 吴光远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6): 615-623.  
摘要2374)      PDF(pc) (968KB)(425)    收藏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文概述了我国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假眼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确定、生物学特性、种群消长规律、空间分布、遗传差异、通讯行为、不同茶树品种的适应性以及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6. 乌饭树叶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钱爱萍, 林虬, 颜孙安, 林香信, 吴立强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3): 306-309.  
摘要2371)      PDF(pc) (1304KB)(846)    收藏
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乌饭树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4种植物叶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乌饭树叶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1.82%,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40.3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7.0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7. 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
刘国红, 刘波, 林乃铨, 林营志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4): 436-449.  
摘要2364)      PDF(pc) (2788KB)(1185)    收藏
传统的芽孢杆菌鉴定主要是根据表型特征,在《芽孢杆菌文献研究》列出了芽孢杆菌属的244个种。随着分类研究方法的发展,尤其是多相分类法的应用,芽孢杆菌属的分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种从芽孢杆菌属中分化出来另建新属。本文主要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为依据,阐述产芽孢的芽孢杆菌的分化、确立依据及其模式菌株的主要特征。根据产芽孢与否、16S rRNA等的特征,芽孢杆菌分化出22个属,其中位于芽孢杆菌科的属有15个,位于非芽孢杆菌科的属有7个。此外还有13个只是在命名书写上和芽孢杆菌Bacillus相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8. 开菲尔粒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
刘芸, 曹宜, 刘波, 刘丹莹, 朱育菁, 刘欣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5): 544-549.  
摘要2364)      PDF(pc) (1169KB)(474)    收藏
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出2株醋酸菌FJAT-13764和FJAT-13780。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方法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菌株FJAT-13764和FJAT-13780的菌体形态均为圆端直杆菌,单个或成对,无芽孢,其生理生化特征与醋杆菌属Acetobacter基本一致。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FJAT-13764为Acetobacter orientalis(东方醋酸菌),菌株FJAT-13780为Acetobacter syzygii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9. 柑橘黄龙病病原菌的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
孙大光, 郑雪芳, 刘波, 阮传清, 夏育陆, 段永平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027-1033.  
摘要2359)      PDF(pc) (2927KB)(976)    收藏
采用Nested-PCR技术检测顺昌果园红心柚树中柑橘黄龙病病原的携带情况,通过黄龙病病原菌16S r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原菌之间的进化关系,采用特异引物扩增16S rDNA片段鉴别不同黄龙病病原菌,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该红心柚园黄龙病病原的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序列差异性。结果表明:所取的12株红心柚树叶片样品中有7株树的叶片中检测出黄龙病病原,黄龙病病原的阳性检出率为58.33%,其中4个为显性性状,3个为隐性性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16S rDNA进化分析及限制性内切酶XbaI酶切结果表明,顺昌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属于亚洲型。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病原菌16S rDNA的序列差异性分析表明,亚洲种与非洲种的差异性为2.75%,非洲种与美洲种的差异性为3.90%,亚洲种与美洲种的差异性为3.4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0. 肥料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栗方亮, 王煌平, 张青, 扈亲怀, 罗涛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11): 1170-1174.  
摘要2357)      PDF(pc) (924KB)(484)    收藏
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其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增收。施用氮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氮肥用量最多,但是由于施肥方法或农业管理措施的不当,导致氮素损失加剧,氮肥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是直接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综述国内外肥料氮素迁移转化特征及其生物学响应的研究现状,然后对肥际微域这一特殊环境中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氮肥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1. 4种不同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对DGGE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吕新, 陈丽华, 李玥仁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4): 367-372.  
摘要2355)      PDF(pc) (1334KB)(560)    收藏
分别应用高盐法、玻璃珠破碎法、冻融法和试剂盒法4种不同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提取水稻稻田土壤微生物DNA,并通过细菌16S rRNA V3区通用引物GC338f-530R和真菌18S rRNA特异性引物NS1-GCFung进行PCR扩增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CGGE)分析,对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玻璃珠破碎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均能满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要求;其中试剂盒方法操作简单,提取的DNA 质量较高,但DNA 产量较低且成本昂贵;玻璃珠破碎法用时较长,步骤繁琐,DNA产量较高,纯度较低,但对后续PCR扩增和DGGE分析没有明显影响,且成本低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2. 蚕豆不同部位左旋多巴(L-Dopa)含量研究
郑开斌, 李爱萍, 廖素凤, 曹奕鸯, 沈金泉, 陈常浙, 郑金贵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 (4): 333-336.  
摘要2344)      PDF(pc) (959KB)(467)    收藏
采用HPLC法测定蚕豆不同品种的花、茎、叶片、荚壳、种皮、子叶中L-Dopa的含量和不同颜色蚕豆花L-Dopa含量, 以及蚕豆花不同烘干温度对L-Do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不同部位L-Dopa含量以花中最高,子叶中含量最低,含量高低顺序为:花>叶片>荚壳>茎>种皮>子叶;91份蚕豆品种不同花色蚕豆花L-Dopa含量高低顺序为:白花>浅紫>紫色,表现出随花色加深,L-Dopa含量下降的趋势; 100℃烘干的蚕豆花L-Dopa含量仅为40℃烘干的60%,显示高温烘干L-Dopa含量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3. 鸡新城疫病毒F48E9强毒株NP基因的序列分析
陈珍, 施少华, 程龙飞, 傅光华, 陈红梅, 万春和, 林芳, 林建生,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5): 385-389.  
摘要2342)      PDF(pc) (503KB)(284)    收藏
根据GenBank登录的鸡新城疫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对F48E9强毒株NP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连入pMD18-T载体,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经测序后获得F48E9 NP基因序列。经分析发现该基因的ORF总长为1 470 bp,编码489 aa,NP蛋白有4个高度保守的Cys位点,分别位于第55、78、139、213位,且在401~440位和461~481位区域变异较大。将F48E9株与19株参考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得到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9%~92.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为92.2%~98.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48E9株相对独立,与参考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4. 甘薯带根顶端优势的应用与育苗技术研究
郭生国, 杨立明, 吴文明, 林金虎, 曾军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67-571.  
摘要2339)      PDF(pc) (292KB)(796)    收藏
依据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通过2年试验结果表明,甘薯带根顶端苗比传统的倒2~3段苗早生快长,栽种31d,带根顶端苗比倒2~3段苗主蔓长增加14.8~17.6cm,侧蔓数增加1.4~2.5条,侧蔓长增加1.3~4.6cm,提早结薯且结薯多,薯皮光滑不开裂,增产幅度达24%~30%,经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正交试验的育苗方式、种植密度、施肥量3因素中,育苗方式F值达98.5,接近极显著水平的99,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各水平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甘薯生产上传统的育苗方法,顶端苗只占1/3左右且不带根,抗旱能力相对较差。而带根顶端苗抗旱能力强,穴内带根顶端苗抗旱能力更强,更适合在我国干旱地区推广。甘薯带根顶端苗在种植时要种深一些,确保有2~3个结薯节才能发挥增产作用。采用创新的大棚基质快繁育苗方法,仅10d就可获得供大田使用的抗旱能力强的带根顶端苗。该育苗技术繁苗速度快,经80d繁苗系数为191.3,是传统繁苗系数的15.9倍,育苗成本低,适合于工厂化育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5. 不同浸种处理对大粒蚕豆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陈华, 徐日荣, 李爱萍, 郑开斌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6): 719-722.  
摘要2338)      PDF(pc) (221KB)(719)    收藏
利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EG浓度、硼浓度、钼浓度及浸种时间对大粒蚕豆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铵24mg·L-1、硼酸钠4mg·L-1、PEG 5%、浸种时间16h或钼酸铵8mg·L-1、硼酸钠8mg·L-1、PEG5%、浸种时间24h两组浸种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均达100%。PEG和浸种处理时间对蚕豆浸种的发芽影响最大,硼和钼微量元素浸种对蚕豆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大粒蚕豆浸种的PEG最佳浓度为5%,最佳浸种时间为16h。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6.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指数的研究
宋泽琼, 蓝江林, 刘波, 林娟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069-1075.  
摘要2326)      PDF(pc) (2074KB)(671)    收藏
采用"盐梯度悬浮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床垫料的悬浮率,根据垫料表观确定其发酵程度级别,可将30个样品分为4级:一级发酵程度浅;二级发酵程度中等;三级发酵程度深;四级发酵程度很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垫料发酵指数方程为Y=3.9932-0.0046X1+0.0531X2-0.0484X3-0.0083X4-0.0179 X5-0.0404X6,判别的相关系数高达94.20%。结果表明:使用该方程测定未知垫料的发酵指数,能快速、准确地判定未知垫料的发酵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7. 低碳农业:从理论构想到科学实践的若干问题
王成己, 王义祥, 黄毅斌,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3): 470-474.  
摘要2325)      PDF(pc) (858KB)(869)    收藏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低碳农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低碳农业已由理论构想转向了科学实践,其发展途径主要包括:(1)发展新型能源,推广清洁技术;(2)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3)培育优良品种,延长减排链条;(4)改进施肥技术,优化养分管理;(5)实施保护耕作,减少碳素流失;(6)合理开发草业,保护草地资源;(7)发展生物能源,推行过腹还田;(8)整治养殖污染,实施规模养殖。发展低碳农业的保障机制主要涉及:(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大力依靠科技进步;(4)民众广泛参与。发展低碳农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业措施来缓减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8. 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刘云浩, 蓝江林, 刘波, 朱昌雄, 郭萍, 陈燕萍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153-158.  
摘要2304)      PDF(pc) (1723KB)(771)    收藏
传统的平板分离培养法,不能全面反映垫料微生物的基因信息,所以获得高质量的垫料微生物总DNA对于研究垫料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设计对比了6种关于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方法,对6种方法提取的D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试剂盒法中因为没有专门针对本实验垫料的总DNA提取试剂盒,所采用的粪便,土壤以及淤泥总DNA提取试剂盒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在化学法当中,单纯的SDS法和CTAB法都不能有效除去腐殖酸和杂蛋白的污染,通过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的A260/A280的比值基本都在1.5以下,说明纯度很低,用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也没有得到目的条带。在SDS-CTAB结合法中利用10%的PEG-8000进行沉淀不进行回收纯化所提取的DNA具有完整性好,纯度高的优点,浓度达到200 ng·μL-1以上,通过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的A260/A280的比值达到1.8左右。用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得到比较亮的目的条带,因此SDS-CTAB结合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垫料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有利于进行下游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9. 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峰, 翁伯琦, 王义祥
福建农业学报    2009, (3): 270-278.  
摘要2304)      PDF(pc) (1024KB)(1060)    收藏
综述了土壤有机碳分组方面的研究结果,主要讨论了在不同利用类型和不同经营方式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组分分解、蓄积、含量、存量、分配比例等的动态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0.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王秋红, 蓝江林, 朱育菁, 肖荣凤, 葛慈斌, 林营志, 陈亮,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07, (2): 213-218.  
摘要2290)      PDF(pc) (1078KB)(2315)    收藏
脂肪酸甲酯谱图分析方法(Fatty Acid Methyl Ester,FAME)是鉴于脂肪酸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而发展起来的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FAME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在微生物检测、鉴定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1. 食用菌螨种类研究进展
兰清秀, 卢政辉, 范青海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1): 104-108.  
摘要2284)      PDF(pc) (1309KB)(752)    收藏
螨害是食用菌生产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食用菌螨种类研究进展现状,目前我国食用菌螨类主要有29科,重点阐述了福建食用菌螨类隶属23科,52种,阐述了国内外食用菌捕食性螨类应用研究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用菌生产和害螨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捕食螨的生物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2. 莲雾根系形态和分布规律观察
许家辉, 章希娟, 陈志峰, 余东, 许玲, 魏秀清,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1): 91-93.  
摘要2279)      PDF(pc) (1088KB)(459)    收藏
以农科一号、农科二号莲雾为试材,观察莲雾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形态特征。农科一号、农科二号莲雾根系垂直根深均达80 cm;农科一号根系主要集中在20~60 cm的土层内;农科二号莲雾根系集中在0~40 cm的土层内,直径在5 mm以下的根占总根数的绝大部分。以6年生农科二号莲雾为例,水平根幅为4.56 m×2.88 m,活性细根分布在距离根颈1.34~2.28 m之间。研究结果可为施肥等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3. 余甘花粉形态观察
何光泽, 陈祝三
福建农业学报    1992, (2): 16-21.  
摘要2279)      PDF(pc) (3497KB)(463)    收藏
对余甘16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余甘花粉粒为球形,平均轴径17.82—21.19μm,以4、5孔沟为主,花粉粒表面具有网状纹饰。不同品种的花粉粒大小有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果实大小之间有中度正相关(r=0.8269),表面纹饰特征也有一定差别。这些差别可作为品种鉴别的参考。余甘花粉粒的孔沟类型,不论是种内还是品种内,都具有多样性,这也反映出其所属的大戟科及叶下珠属花粉多类型的特点;余甘品种间花粉粒形态的差异尚无明显的类群之分,与地理位置不同也无密切联系,这似乎表明,各品种的系统发育过程仍处于半野生的大致相同的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4. 福州地区甘蔗宿根矮化病致病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 PCR检测
阙友雄, 徐景升, 许莉萍, 高三基, 陈如凯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4): 364-367.  
摘要2256)      PDF(pc) (899KB)(712)    收藏
以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致病菌Leifsonia xyli subsp. xyli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16S与23S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pt space,ITS)特异PCR引物,建立PCR扩增体系,从福建农林大学甘蔗所资源圃保存的5个甘蔗品种中检测出4个品种感染RSD致病菌。对4个感病甘蔗品种及阳性对照的PCR产物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其序列完全一致,且与NCBI数据库中巴西、澳大利亚分离的RSD致病菌基因组相应区段序列同源性为100%,但与美国路州的有1个碱基的错配和1个碱基的插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5. 鸭黄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张琳, 胡北侠, 颜世敢, 杨少华, 许传田, 张秀美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 124-129.  
摘要2250)      PDF(pc) (1111KB)(781)    收藏
参照GeneBank已登录的黄病毒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基于黄病毒通用引物的巢式PCR检测体系,为黄病毒特别是新发黄病毒提供了高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基因组的比对,选择NS5基因保守区设计了4条通用简并引物Flav P1~Flav P4,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巢式PCR反应体系,并应用到鸭黄病毒的检测中。该体系仅能扩增鸭黄病毒目的基因而不能扩增其他病毒,且敏感性达到90 copies·μL -1,比普通PCR高出1 000倍。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鸭黄病毒属蚊媒黄病毒类恩塔亚病毒群,与坦布苏病毒及近期发现的BYD病毒关系最近。以上结果表明,设计的黄病毒引物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其巢式PCR敏感性高,该体系成功地进行了鸭黄病毒的检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6.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杨惠杰, 杨仁崔,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2): 1-7.  
摘要2249)      PDF(pc) (382KB)(1316)    收藏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株高、弯曲力矩呈显著正相关,与秆壁厚度和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节间粗度关系不密切。说明,培育粗秆有利于孕育大穗,但要增强抗倒伏能力,关键在于适当控制株高、培育秆壁厚实的品种、增加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茎秆机械组织的发育和充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7. 福建省不同区域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许静, 陈永快, 邹晖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646-651.  
摘要2223)      PDF(pc) (332KB)(1199)    收藏
以福建上杭、晋江、龙文和霞浦4个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个区域蔬菜基地的32个土壤样品及4类19种蔬菜52个样品的6种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供试土壤中部分Cd、Pb、Hg超过国家标准。从供试土样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上看,有28.13%样品达到警戒水平,6.25%样品达到轻度或中度污染。供试蔬菜中有11.54%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Cd、Hg污染。就地域而言,上杭县污染最严重,污染蔬菜种类有小白菜、芥菜等;其次,晋江、龙文部分蔬菜受到污染;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和蔬菜种类、工业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就蔬菜种类而言,叶菜类污染指数最高;就重金属种类而言,主要为Cd、Pb污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8. 茶卷叶蛾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王定锋, 曾明森, 王庆森, 刘丰静, 吴光远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07-512.  
摘要2218)      PDF(pc) (2065KB)(809)    收藏
球孢白僵菌是最重要的虫生真菌之一,在农林害虫生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茶卷叶蛾球孢白僵菌JYBb201-11菌株中克隆了几丁质酶Bbchit1基因(GenBank登录号:HQ435871)。根据GenBank上昆虫病原真菌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同源性设计引物,分别进行DNA-PCR和总RNA-RT-PCR反应,对得到的目的片段,回收纯化后通过PMD18-T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几丁质酶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PMD18-chit,并测序。结果表明,DNA-PCR和总RNA-RT-PCR获得的基因序列完全一样,都是一个完整ORF序列,含1 047bp核酸序列,编码348个氨基酸,信号肽长度为22个氨基酸,成熟蛋白理论分子量约为36.78kD,理论等电点为5.95。该蛋白序列中包含2个保守区域,即底物结合区域(SIGG)和几丁质的活性位点(DGIDIDIE),该蛋白可归为几丁质酶18族V类。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球孢白僵菌JYBb201-11菌株几丁质酶与球孢白僵菌Bb0062菌株(AAN41259)和NCIM1216菌株(ACF32998)几丁质酶chi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达99.43%;与球孢白僵菌MTCC 2028菌株(ACZ28129)几丁质酶chi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2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9. 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万春和, 施少华, 程龙飞, 陈红梅, 傅光华, 彭春香, 林芳, 林建生,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1): 10-12.  
摘要2212)      PDF(pc) (1013KB)(1583)    收藏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NS5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建立能检测引起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的RT-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扩增出1条约470 bp的特异性片段,从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均不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显示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可检出20 pg病毒核酸。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用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0. 生物黑炭输入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成己, 王义祥, 林宇航, 叶菁, 黄毅斌,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 196-199.  
摘要2212)      PDF(pc) (882KB)(637)    收藏
为了解生物黑炭施用对果园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黑炭施入量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黑炭提高了果园土壤含水量、总氮含量及pH值,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与对照相比,生物黑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及总氮含量分别提高3.26%~25.61%和61.22%~87.76%,pH值提高0.03~0.30个单位,土壤容重降低13.13%~19.38%,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84.34%~107.5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1. 洋桔梗切花瓶插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师进霖, 董绍辉, 李军萍, 杜秀虹, 姜跃丽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788-792.  
摘要2208)      PDF(pc) (1198KB)(1006)    收藏
以洋桔梗切花品种"702"为材料,研究了切花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鲜重、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保护酶系统活性下降,膜质过氧化等造成细胞膜损伤是启动洋桔梗切花衰老的生理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2. 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淞琳, 常建波, 叶继丹, 张春晓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4): 549-551.  
摘要2203)      PDF(pc) (213KB)(943)    收藏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丁酸钠对美洲鳗鲡摄食、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设计3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0.5‰和1.0‰的丁酸钠,每组设2个平行,分别饲养于6个1m3室内循环水箱中,每口池放养100尾鳗鱼,试验时间为42d。记录每天的摄食量,试验结束时进行称重,并进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Ⅱ的增重率提高了37%,饲料系数降低了26%;在摄食率和成活率方面,3组没有明显差异;在抗氧化能力方面,试验组Ⅱ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和15%,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低15%,而试验组Ⅰ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3.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
熊月明, 郭林榕, 黄雄峰, 张丽梅, 林旗华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981-984.  
摘要2194)      PDF(pc) (1131KB)(1065)    收藏
为解决番木瓜生产中因高温使两性株产生花性向雄花转变、引起间断结果现象、导致减产的问题,2007~2009年每年的7、8月间,对红妃品种的两性株采用4种栽培技术处理,即树盘覆盖湿稻草或新鲜青草降温,覆盖降温的同时,采用花序修剪、主茎环割、覆盖修剪环割等技术,探讨了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4种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番木瓜两性株的高温变性和雄花数量的增加现象,增加了高温时的结果数,减少了两性株间断结果的发生。在4个处理中,综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与单项或双项处理相比,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各项处理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植株中间断结果现象不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4. 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林星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28 (7): 648-652.  
摘要2194)      PDF(pc) (913KB)(690)    收藏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0%、37.5%、40.0%、42.5%、45.0%的5种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84.81±0.92)g的花鲈幼鱼进行为期75 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花鲈幼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9.85%组的花鲈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最高,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34.76%组和37.54%组(P<0.01),与42.34%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34.76%、42.34%和45.03%组(P<0.05),而与37.54%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含量为38.87%~41.50%时,花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5. 抗猪大肠杆菌功能性卵黄粉的制备及对小鼠的攻毒保护作用
杨金先, 郭庆, 俞伏松, 叶鼎承, 曾丽莉, 宋铁英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 159-165.  
摘要2193)      PDF(pc) (2491KB)(1017)    收藏
通过制备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IgY及富含特异性IgY的功能性卵黄粉,进行小鼠的攻毒保护试验,探讨功能性卵黄粉对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1)致病性大肠杆菌与特异性IgY混合后,菌体出现凝集,且病原菌的运动力明显受抑制;(2)浓度为1.3×109CFU·mL-1的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攻毒小鼠后死亡率为60%,而将病原菌液与特异性IgY混合后攻毒小鼠,死亡率仅为10%;(3)饲喂功能性卵黄粉30 d后用浓度为2.6×109CFU·mL-1的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和987P攻毒小鼠的死亡率为40%,而同等剂量的对照攻毒小鼠死亡率为84%;并且饲喂功能性卵黄粉试验组小鼠的血清ALT、AST和ALP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脾、胸腺的脏器指数、肠绒毛高度和V/C比值显著增高。试验结果说明:功能性卵黄粉中的特异性IgY可粘附并阻断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小鼠的致病力,减轻病原菌攻毒对小鼠内脏和肠道组织的功能损伤,并提高动物机体耐受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疾病的作用,从而促进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6. 不同大白菜品种苗期耐热性的综合评价
曾小玲, 方淑桂, 陈文辉, 钟开勤, 林翮飞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2): 183-186.  
摘要2193)      PDF(pc) (1550KB)(723)    收藏
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高温条件,通过测定大白菜5份自交系和4份F1苗期的8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大白菜的耐热性强弱。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8个指标集约于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0.921;通过隶属函数值D评价耐热性的强弱,并利用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3类:夏秀-1、夏福2号和夏优-1为耐热类型;早杂5号、白阳、早5-1和早熟5号为中度耐热类型;020w-8、德阳01为不耐热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7.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及进展
翁启勇, 李开本
福建农业学报    1998, (4): 23-28.  
摘要2181)      PDF(pc) (281KB)(2213)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运用生物和化学因子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成果,归纳了不同因子作用的特点,并对不同因子在实践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评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阐明了对部分研究和应用工作和方向的观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8. 云引稻瘟病抗性基因型的初步分析及其近等基因系构建
朱永生, 蔡秋华, 薛伟民, 谢鸿光, 吴方喜,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1): 1-6.  
摘要2173)      PDF(pc) (1182KB)(641)    收藏
利用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型鉴定菌株RB01~RB22,对云引苗期叶片进行离体接种,结果表明云引除对RB17和RB20感病外,对其他菌株均表现抗病,通过分析RB01~RB22对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反应型均与云引不同,即可能含有除上述抗病基因之外的新的稻瘟病抗原。此外,通过连续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注射接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普感稻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为遗传背景,含有抗稻瘟病菌株"四川-43"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该抗病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构建了良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蝴蝶兰品种丛生芽增殖与生根的影响
陈瑶瑶, 庄卫东, 马晓娟, 黄枝英, 黄青峰, 黄发茂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5): 762-765.  
摘要2158)      PDF(pc) (1226KB)(838)    收藏
以3个不同花色蝴蝶兰V31、夕阳红和大红花品种的丛生芽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增殖过程中其增殖系数均随B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一定浓度的NAA促进蝴蝶兰生根,但是在丛生芽增殖与生根方面,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适宜于V31品种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中添加5.0 mg·L-1BA,培养50d增殖系数达到5.24,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 mg·L-1NAA培养70 d生根效果最佳;适宜于夕阳红品种增殖的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7.5 mg·L-1BA,增殖系数为2.04,添加0.5 mg·L-1NAA的生根培养基中其生根数、根长与叶片数均最佳;大红花品种则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0 mg·L-1BA的其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为2.2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NAA促进生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0. 抗甲霜灵致病疫霉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兰成忠, 陈庆河, 李本金, 赵健,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6): 1021-1026.  
摘要2152)      PDF(pc) (1154KB)(806)    收藏
为明确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对氟吗啉、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和霜脲氰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并用叶盘漂浮法加以比较,测定了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和敏感性菌株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和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致病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菌株毒力最强的杀菌剂是氟吗啉,其平均EC50值为0.037 6 μg·mL-1,致病疫霉菌间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差异显著,EC50值在0.008 4~0.868 1 μg·mL-1之间,其中甲霜灵抗性菌株平均EC50值为0.386 6 μg·mL-1。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测定表现出与叶盘漂浮法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供试杀菌剂与甲霜灵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作为甲霜灵的替代药剂防治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