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岩岩, 南灵, 麻小婷. 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9): 1034-1042. |
[2] |
涂诗航, 周鹏, 郑轶, 张水金, 董瑞霞, 郑家团. 早籼杂交稻全优1093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6): 573-576. |
[3] |
王秀萍, 钟秋生, 陈常颂, 林郑和, 陈志辉, 单睿阳, 游小妹, 陈荣冰, 余文权. 高香茶树新品种春闺的选育与品质鉴定[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6): 593-601. |
[4] |
郑家团, 周鹏, 涂诗航, 刘庸庆, 邓则勤. 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元优2105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5): 491-494. |
[5] |
林成豹, 黄显波, 唐江霞, 邓则勤, 梁水金. 早熟恢复系DR02生育期特性的遗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5): 495-497. |
[6] |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紫山药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4): 461-467. |
[7] |
游晴如, 王洪飞, 董瑞霞, 董练飞, 廖发炼, 涂诗航, 周鹏, 张水金, 郑家团, 黄庭旭. 优质三系不育系泰丰A的引进与应用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3): 234-241. |
[8] |
杨旺兴, 卓伟, 马彬林, 邹文广, 韦新宇, 杨滕帮, 张受刚, 许旭明. 水稻种质资源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3): 248-252. |
[9] |
练冬梅, 赖正锋, 姚运法, 张少平, 练福林, 郑开斌, 洪建基. 黄秋葵新品种‘闽秋葵2号’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2): 171-174. |
[10] |
许惠滨, 魏毅东, 谢鸿光, 吴方喜, 罗曦, 朱永生, 江敏榕, 蒋家焕, 林强, 连玲, 蔡秋华, 潘丽燕, 谢华安, 张建福. 耐储藏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的创制与利用[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12): 1275-1280. |
[11] |
冉凤维, 罗志军, 曹丽萍, 赵杰, 赵越. 南昌市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12): 1375-1383. |
[12] |
袁彩勇, 李刚, 王健, 程保山, 罗伯祥, 徐卫军. 优质高产中粳稻淮稻18号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10): 1086-1090. |
[13] |
张少斌, 梁开明, 郭靖, 罗颢. 基于生态位角度的农作物间套作增产机制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9): 1005-1010. |
[14] |
许泳清, 李国良, 邱思鑫, 刘中华, 张鸿, 林赵淼, 李华伟, 纪荣昌, 罗文彬, 汤浩, 阮妙鸿, 邱永祥. 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7): 704-707. |
[15] |
胡润芳, 林栩松, 王志纯, 张玉梅, 林国强. 菜用大豆闽豆6号的选育[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7): 714-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