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学报 ›› 2011, Vol. ›› Issue (2): 170-174.
陈仕龙1,2, 陈少莺1,2, 王劭1,2, 林锋强1,2, 江斌1,2, 程晓霞1,2, 黄梅清1,2, 朱小丽1,2, 李兆龙1,2
CHEN Shi-long1,2, CHEN Shao-ying1,2, WANG Shao1,2, LIN Feng-qing1,2, JIANG Bin1,2, CHENG Xiao-xia1,2, HUANG Mei-qing1,2, ZHU Xiao-li1,2, LI Zhao-long1,2
摘要: 从蛋鸡临床表现为产蛋下降、卵泡萎缩、卵泡膜出血为主要特征的发病蛋鸡的卵巢、输卵管、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3株病毒。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产蛋期的蛋鸡能导致蛋鸡产蛋急速下降,卵泡出血和萎缩,并能从人工感染病鸡中回收到病毒;分离毒不能凝集鸡和鸽红细胞,并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核酸为RNA;PCR或IFA结果排除了分离毒为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减蛋下降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鸭呼肠孤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小鹅瘟病毒;用黄病毒特异引物扩增为阳性,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分离毒5末端部分核苷酸与黄病毒属的巴格扎病毒同源性为70%,与国内鸭源黄病毒核苷酸同源性达99%;3末端部分核苷酸序列与巴格扎病毒同源性为75%,与坦布苏病毒的同源性达91%,与国内鸭源黄病毒的同源性达99%。上述结果提示分离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是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病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