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红姿, 祁凯, 赵晓燕, 李天元, 张新建, 郭凯, 迟建国. 杏鲍菇菌糠木霉发酵物对大棚土壤的改良效果[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32(12): 1359-1364. |
[2] |
赖谱富, 陈君琛, 钟礼义, 沈恒胜, 李怡彬, 翁敏劼. 杏鲍菇酥饼的加工工艺[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9): 971-974. |
[3] |
卢政辉, 廖剑华, 蔡志英, 曾辉, 柯斌榕, 兰清秀. 杏鲍菇菌渣循环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优化[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7): 723-727. |
[4] |
翁敏劼, 陈君琛, 赖谱富, 沈恒胜, 杨艺龙. 模糊数学法在即食杏鲍菇评价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3): 293-296. |
[5] |
罗金水, 卢松茂, 余智城, 林秀香, 赖跃先, 黄天瑞. 柑橘黑斑病新病原亚洲柑橘叶点霉生物学特性[J].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31(2): 170-174. |
[6] |
张鹏, 赵光辉, 林金秀, 朱坚, 庄卫东. 杏鲍菇原生质体再生条件初探[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8): 784-788. |
[7] |
杨艺龙, 陈君琛, 沈恒胜, 吴俐, 赖谱富, 郑恒光. 脉冲强光对即食杏鲍菇杀菌工艺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4): 400-405. |
[8] |
李怡彬, 杨艺龙, 陈君琛, 沈恒胜, 赖谱富.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副产物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9): 904-908. |
[9] |
陈倩倩, 刘芸, 刘波, 刘丹莹, 朱育菁, 曹宜.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JAT-7926)生物学特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7): 678-681. |
[10] |
车建美, 刘波, 阮传清, 王国芬, 黄丹丹, 杨忠来, 郭慧慧. 莲雾黑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6): 580-585. |
[11] |
汤葆莎, 杨艺龙, 陈君琛, 李怡彬, 翁敏劼, 吴俐. 半干型杏鲍菇即食食品加工中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11): 1138-1142. |
[12] |
刘庸庆. 抗病水稻新品种谷优627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29(10): 955-959. |
[13] |
陈仕龙, 陈少莺, 林锋强, 王劭, 程晓霞, 朱小丽, 李兆龙, 王锦祥. 两株不同疾病型鸭呼肠孤病毒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J]. 福建农业学报, 2013, (1): 1-4. |
[14] |
黄发茂. 蝴蝶兰叶基腐病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5): 808-811. |
[15] |
王长方, 王俊, 陆永良, 游泳, 陈峰, 胡进锋, 余柳青. 稻田野慈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4): 601-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