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晋艳,杨宇虹,段玉琪.长期连作黄壤烟地养分变化及其施肥效应分析[J].烟草科技,2002,(1):30-33. [2] 张翼,张长华,王振民,等.连作对烤烟生长和烟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211-215. [3] 张长华,王智明,陈叶君,等.连作对烤烟生长及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4):62-65. [4] 陈卫华.烟草连作病害多[J].农家参谋,2002,(3):91. [5] 关国经,张长华,冯光群,等.发病史、品种和轮作组合预防烤烟青枯病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B07):41-42. [6] 晋艳,杨宇虹,段玉琪,等.烤烟连作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初报[J].烟草科技,2002,(1):41-45. [7] 晋艳,杨宇虹,段玉琪,等.烤烟轮作、连作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B05):267-271. [8] 王连君,谷思玉.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4,(9):40-43. [9] 刘方,何腾兵,刘元生,等.长期连作黄壤烟地养分变化及其施肥效应分析[J].烟草科技,2002,(6):30-33. [10] 娄翼来,关连珠,王玲莉,等.不同植烟年限土壤pH和酶活性的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2007,13(3):531-534. [11] 陈明霞,查轩,丁光敏.翻耕对花岗岩坡地水分转化及产流产沙特征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3):6-9. [12] 董全中.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大豆通报,2003,(3):13. [13] 王兆斌.深翻耕作对重茬棉田的增产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9,141. [14] 李明德,刘琼峰,吴海勇,等.不同耕作方式对红壤早地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22-1526. [15] 李旭,国洪奎,曹敏建,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6):76-78,81. [16] 罗奥,崔红秋,杨富江,等.不同耕法的土壤理化及农艺学效应研究进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3):34-36. [17]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杜,1998. [18] 关松荫.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9] 王岩,沈其荣,史瑞和.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J].土壤学报,1998,35(2):227-233. [20]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1] 陈慧,郝慧荣,熊君,等.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55-2759. [22] 何振立.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吓死养分循环和环境质量评估中的意义[J].土壤,1997,29(2):61-69. [23] 曹志平,胡诚,叶钟年,等.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华北高产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5):1486-1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