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ISSN 1008-0384
    CN 35-1195/S
    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翁启勇
    编辑部主任:翁志辉
    电话:0591-87869455
    Email:fjnyxb@163.com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邮发代号:34-56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070
在线咨询
  • 投稿与审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汇款与发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订阅与赠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手机打开本刊网站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阅读本刊全文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9-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生物技术
    表达PRRSV GP2a/GP2b、GP3、GP4、GP5和M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陈振海, 林天龙, 俞伏松, 宋铁英, 龚晖, 方勤美, 杨金先
    2007, (3):  221-226. 
    摘要 ( 1239 )   [HTML] ( )    PDF (1454KB) ( 10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PRRSV FJ-1a株为模板,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出GP2a/GP2b-3、GP3、GP4、GP5和M蛋白基因片段,双酶切后插入穿梭质粒pDC316。利用AdMaxTM法,将5个重组穿梭质粒分别与腺病毒辅助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Ad-GP2a/GP2b-3、Ad-GP3、Ad-GP4、Ad-GP5和Ad-M。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07.7~109.0TCID50·mL-1,而以Ad-GP5滴度最低,仅为107.7TCID50·mL-1。PCR检测第3、6、9代重组腺病毒稳定性,确证重组病毒均能稳定携带目的基因。对目的基因转录的RT-PCR鉴定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293细胞后能转录产生目的基因mRNA。表达PRRSV主要囊膜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获得,为进一步研制PRRSV基因工程疫苗,解析主要囊膜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猪ESR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相关分析
    朱志明, 林长光, 李盛霖, 陈晖, 郑嫩珠, 缪中纬, 孙世坤, 刘亚轩, 叶贤慧
    2007, (3):  227-230. 
    摘要 ( 1503 )   [HTML] ( )    PDF (1532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长白猪、大白猪以及长大杂种的ESR基因位点多态性,并分析ESR各基因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猪群在该位点均存在多态性,A等位基因频率占有优势均在0.75以上,而B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均小于0.25。不同基因型与初产胎次、经产胎次母猪的各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成活数)呈AA<AB<BB趋势;与总体胎次母猪的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也呈AA<AB<BB趋势;其中经产胎次及总体胎次的总产仔数基因型AA与AB之间差异显著(P<0.05)。
    RT-PCR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猪瘟病毒的比较研究
    俞伏松, 车勇良, 江斌, 吴胜会, 林琳, 陈少莺, 林天龙
    2007, (3):  231-234. 
    摘要 ( 1312 )   [HTML] ( )    PDF (1040KB) ( 6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已发表的CSFV序列合成1对引物,以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株为模板,建立并优化了检测CSFV的RT-PCR方法,并与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进行比较,检测了15份临床疑似病料。结果如下:应用RT-PCR对CSFV兔化弱毒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为509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敏感性达到10pg的CSFV-RNA,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2型圆环病毒(PCV2)进行同条件扩增均为阴性,RT-PCR产物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CSFV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5%~99%;15份临床疑似病料应用RT-PCR的检出率为66.7%,而应用免疫荧光试验的检出率为60.0%,二者的总符合率为80%。表明RT-PCR方法比DFA更敏感,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猪瘟的快速诊断。
    蛋白质电泳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张凤, 李鹏, 许鸿川, 祁建民, 陈伟
    2007, (3):  235-240. 
    摘要 ( 1637 )   [HTML] ( )    PDF (1684KB)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4个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组合及7个杂交稻F1代种子为试验材料,提取其醇溶蛋白和盐溶蛋白,利用SDS-PAGE技术进行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醇溶蛋白的多态性较弱,差异不大,蛋白质特征带不明显,不适合用于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检测;而盐溶蛋白的多态性丰富,差异明显,蛋白质特征带稳定,杂交水稻种子蛋白质电泳鉴定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基本吻合。SDS-PAGE技术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可作为杂交水稻F1代种子纯度蛋白质指纹图谱鉴定。
    尖刀镰刀孢病原菌ITS和5.8SrDNA的PCR鉴定
    林捷, 林智敏, 宋亚娜, 黄月英, 陈军
    2007, (3):  241-244. 
    摘要 ( 1401 )   [HTML] ( )    PDF (905KB) ( 6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ITS/5.8SrDNA区域的PCR和巢式PCR扩增检测真菌DNA,同时评估了PCR和巢式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实了通过PCR和巢式PCR扩增不同种真菌菌株ITS/5.8SrDNA的可行性,通过PCR产物的测序及GenBank比对,能成功检测出该真菌菌株。说明通过对真菌ITS/5.8SrDNA区域的扩增是一种快速检测真菌的方法。
    作物科学
    杂交水稻生育与施氮量相关性研究
    王海勤
    2007, (3):  245-250. 
    摘要 ( 1210 )   [HTML] ( )    PDF (2361KB) ( 3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龙海市设置杂交水稻氮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试验氮肥施用量范围内,杂交水稻分蘖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与施氮量呈线性相关,中、后期除叶片外,茎鞘、穗及全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群体生长率与叶面积呈高度正相关,与净同化率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稻谷产量与干物质总积累量呈高度正相关,并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试验条件下,杂交水稻每公顷目标产量11000kg的适宜施氮量为200kg,平均生产100kg稻谷施氮1.8kg,其中穗粒肥占30%~40%。
    果蔗抗氧化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林江波, 戴艺民, 潘世明, 林一心, 林钿, 潘大仁
    2007, (3):  251-255. 
    摘要 ( 1272 )   [HTML] ( )    PDF (2046KB) ( 6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取了14个果蔗品种,测定了4个生育期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氧化的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最强的是闽选703,最弱的是金华果蔗。
    园艺科学
    龙眼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指纹图谱初探
    姜帆, 高慧颖, 陈秀萍, 李韬, 杨凌, 郑少泉
    2007, (3):  256-260. 
    摘要 ( 1590 )   [HTML] ( )    PDF (1750KB) ( 7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立冬本龙眼DNA为模板研究了龙眼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构建龙眼指纹图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0mmol·L-1;dNTP最适浓度为0.2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7μmol·L-1;模板20ng;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U。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对福建不同地区龙眼基因型进行了ISSR扩增,扩增产物在250bp~2kb;利用丰富的多态性DNA谱带构建了12个基因型龙眼的指纹图谱。
    植物保护
    花生品种(系)抗黄曲霉筛选鉴定
    庄伟建, 方树民, 李毓, 陈永水, 程忠, 陈玉森
    2007, (3):  261-265. 
    摘要 ( 1413 )   [HTML] ( )    PDF (1199KB) ( 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用若干花生主栽品种、从ICRISAT引进品种及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选育的品种(系)为材料,用所分离的产毒力较强的6个菌株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闽花6号等3份品种(系)对黄曲霉AF2菌株表现较抗,侵染率<30%,感染指数<6,明显低于对照抗黄1号和粤油9号,且闽花6号具较宽的抗菌谱,可为花生抗黄曲霉育种提供抗性基因源,而抗黄1号属中感品种。并对花生品种抗黄曲霉病性的鉴定做了讨论。
    土荆芥精油对菜青虫毒杀、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黄玉清, 魏辉, 刘剑, 吴玮, 占志雄
    2007, (3):  266-270. 
    摘要 ( 1208 )   [HTML] ( )    PDF (1696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精油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的触杀、熏蒸、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土荆芥精油对菜青虫1~5龄幼虫的触杀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3龄>2龄>1龄>4龄和5龄,对菜青虫3龄幼虫的熏蒸作用的致死中浓度(LC50)明显高于1龄幼虫,对4龄幼虫明显高于1龄和2龄幼虫,但对1龄和2龄、2龄与3龄、3龄与4龄幼虫的熏蒸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对4龄幼虫拒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菜青虫拒食率随着土荆芥精油浓度升高而升高,处理后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明显高于处理后24 h;土荆芥精油对菜青虫4龄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蛹重和化蛹率均随着土荆芥精油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蛹重比率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200.6466μg·g-1,化蛹率的EC50为126.4382μg·g-1
    动物科学
    花鲈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
    谢湘筠, 林淑慧, 林树根
    2007, (3):  271-275. 
    摘要 ( 1275 )   [HTML] ( )    PDF (1645KB) ( 8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方法(AB-PAS)(pH 2.6)和不同pH(1.0、2.5、3.1)的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花鲈消化道(舌、食道、胃、肠)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花鲈粘液细胞分成Ⅰ~Ⅳ4种类型:Ⅰ型为红色,AB阴性,PAS阳性,含中性粘多糖;Ⅱ型为蓝色,AB阳性,PAS阴性,含酸性粘多糖;Ⅲ型为紫红色,AB与PAS均为阳性,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Ⅳ型为蓝紫色,AB与PAS均为阳性,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不同pH的阿利新蓝染色结果为pH 2.5和pH 3.1溶液显示酸性粘液蓝色,pH 1.0溶液仅显示弱的和强的硫酸化酸性粘液蓝色。花鲈舌粘液细胞较少,以Ⅱ型为主;食道含有大量粘液细胞,以Ⅲ型和Ⅳ型为主;胃中只含大量Ⅰ型粘液细胞;肠中也有大量粘液细胞,以Ⅲ型和Ⅳ型为主。通过对各部位粘液细胞的分类和比较,可以看出粘液细胞的分布和类型与其所在部位执行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美洲大蠊的营养价值与饲用安全性的分析
    周琼, 吴珍泉, 李忠荣, 林虬, 刘景, 王长康
    2007, (3):  276-278. 
    摘要 ( 1379 )   [HTML] ( )    PDF (935KB) ( 10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美洲大蠊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元素、氨基酸、脂肪酸及卫生指标进行测定,并与秘鲁鱼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1%和17.20%;含有18种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质,且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7.95%;美洲大蠊虫体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主要卫生指标含量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中的安全限量,表明美洲大蠊可作为一种优质的功能性蛋白饲料。
    引进的南江黄羊系统选育研究
    谢喜平, 黄勤楼, 陈岩锋, 毛达著, 孙世坤, 高林财, 杨翠娟, 肖隆明
    2007, (3):  279-282. 
    摘要 ( 1350 )   [HTML] ( )    PDF (2084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顺昌县现有和新引进的南江黄羊种群,采用家系内个体指数法,进行世代扩繁选育,结果表明:第3世代后备公、母羊2、4、6月龄体重比第1世代同期体重提高13.16%~16.43%,公羊差异显著,母羊差异极显著;公羊初生至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95.5g,母羊为90.0g,分别比第1世代提高15.45%、15.38%;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胸围、体长和体高比第1世代提高5.88%~10.77%,差异均极显著;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的变异系数(C.V)与第1世代相比均有下降,体型外貌均匀整齐;3个世代的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和每个世代内各月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酷暑对兔体温和猪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
    曾彦钦, 吴润生, 林志坤, 刘友霖, 翁志铿
    2007, (3):  283-287. 
    摘要 ( 1174 )   [HTML] ( )    PDF (1683KB) ( 6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用无猪瘟抗体原料兔作试验,研究酷暑对兔体温变化及注射猪瘟兔化弱毒脾淋乳浆液后产生定型热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兔体周围气温达38℃时,100%的兔体温超过41℃;当环境温度达35.5℃时,100%的兔体温超过40℃。这些试验兔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暑症状。发生中暑的试验兔群,在22℃的GMP生产动物房内饲养3d后,每只注射含4000个发热单位的猪瘟兔化弱毒脾淋乳浆液,5个试验组所产生的定型热比率分别为47%、65%、73%、54%、63%;而饲养于17~25℃舒适气温中的无猪瘟抗体兔群,转移到22℃的GMP生产动物房,注射相同病毒量后,产生定型热比率为98%、96%。上述结果表明在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疫苗生产中,GMP生产动物房必须给兔子提供最舒适的室温,原料兔在生产后期和运输过程中也应避免中暑。但中暑过的试验兔,若能产生定型热,其脾淋毒价仍符合制造活疫苗的要求。
    芦荟粉对不同性别肉仔鸡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刘昊, 佟建明, 贾洪强, 董晓芳, 王长康, 高微微, 萨仁娜, 张琪
    2007, (3):  288-292. 
    摘要 ( 1374 )   [HTML] ( )    PDF (2208KB) ( 5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共设雄性对照组(Ⅰ)、雄性芦荟粉组(Ⅱ)、雌性对照组(Ⅲ)和雌性芦荟粉组(Ⅳ)4个处理,Ⅰ、Ⅲ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Ⅳ组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mg·kg-1的芦荟粉。结果表明:雄性芦荟粉组比雄性对照组极显著降低了料肉比(P<0.01);21d雄性芦荟粉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d雄性芦荟粉组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d雄性芦荟粉组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日粮中添加芦荟粉可以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且对雄性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影响效果优于雌性。
    资源与环境学
    含硫钝化剂对抑制芥菜Pb、Cd富集的效果研究
    张建丽, 何盈, 蔡顺香, 张朝海, 罗涛
    2007, (3):  293-297. 
    摘要 ( 1347 )   [HTML] ( )    PDF (1670KB) ( 6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蔬菜中较为普遍的Pb和Cd污染为对象,以常用的钙镁磷重金属钝化剂为对照,进行不同用量含硫钝化剂对抑制芥菜Pb、Cd富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钙镁磷和含硫钝化剂都能降低芥菜Pb、Cd富集量,幅度分别达到9.8%~44.0%、8.6%~21.1%,其中低量含硫钝化剂的降铅作用与钙镁磷相当,中高量含硫钝化剂的降镉作用与钙镁磷相当。含硫钝化剂用量与芥菜菜体铅、镉含量都呈显著负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Pb=10.332-1.122x(R2=0.941**)和YCd=1.1573-0.055x(R2=0.88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芥菜菜体Pb含量与土壤总Pb含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为0.725,其次分别为土壤pH>土壤有效铅。而芥菜菜体Cd含量与土壤有效Cd含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为0.736,其次分别为土壤全量镉>土壤pH。
    Pb2+对桐花树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李裕红, 林顺德, 应朝阳
    2007, (3):  298-301. 
    摘要 ( 1204 )   [HTML] ( )    PDF (1051KB) ( 6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Pb2+对桐花树幼苗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2.0mmol·L-1Pb2+胁迫使营养液中培养的桐花树幼苗根、茎、叶的NADH-GOG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使根和茎的GS活性降低,而叶的GS在0.1~1.0mmol·L-1Pb2+胁迫下活性增加高于对照,但受2.0mmol·L-1较高浓度Pb2+抑制。无论是否有Pb2+胁迫,叶的GS活性都高于茎和根,而根的NADH-GOGAT活性始终高于茎和叶。根的GS和NADH-GOGAT活性受Pb2+胁迫抑制的程度明显大于茎、叶,Pb2+对根的初级氮代谢影响最大。MDA含量与GS和NADH-GOGAT活性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GIS技术的荔城平原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风险评价
    丛艳静, 邢世和, 罗文光
    2007, (3):  302-307. 
    摘要 ( 1326 )   [HTML] ( )    PDF (1432KB) ( 7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空间插值基础上,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了荔城平原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8种重金属中汞污染指数最高,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897,处于警戒线水平,但总体上较清洁;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中,汞危害系数较高,达到47.496,处于中度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的潜在危害系数为0.362~12.058,均处于轻度危害水平;综合潜在风险指数介于27.742~127.344,均值为68.129,处于轻度危害;并利用GIS软件绘制出污染风险评价分区图。
    动电技术对污泥中主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研究
    周碧青, 侯凤娟, 林君锋
    2007, (3):  308-314. 
    摘要 ( 1383 )   [HTML] ( )    PDF (1804KB) ( 6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择较理想的电压降,在不同络合剂条件下对污泥中主要重金属的动电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V·cm-1电压降条件下,污泥中铬的去除效果以柠檬酸处理最好,其去除率高达67.52%,分别比ED-TA、乳酸处理的高6.31%和6.79%,而这3种络合剂对污泥中铅和镉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去除率分别在60%和80%左右。在1.0V·cm-1电压降、柠檬酸条件下,污泥中铬、铅和镉的去除率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处理时间144h,污泥中铬、铅和镉的去除率均达总去除率的98%以上。经动电技术处理后污泥中铬、铅和镉总量分别为599.84mg·kg-1、128.88mg·kg-1和3.38mg·kg-1,均低于国家污泥农用的重金属控制标准。
    养猪场污水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
    蔡燕燕, 蔡婉玲, 陈文静, 邓春梅, 吴若菁
    2007, (3):  315-319. 
    摘要 ( 1174 )   [HTML] ( )    PDF (1466KB) ( 6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泥鳅红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养猪场污水的诱变活性。结果表明: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在2d后就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5d达到最大值;在不同浓度污水的染毒试验中,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且微核率与核变形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表明养猪场污水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
    综述
    南方山地牧草发展现状、施氮效应与N2O排放的研究进展
    李跃森, 吴志丹, 王义祥, 应朝阳, 翁伯琦
    2007, (3):  320-327. 
    摘要 ( 1451 )   [HTML] ( )    PDF (837KB) ( 7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析了南方红壤山地草业发展现状,论述了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对氮素的需求特点,南方红壤山地牧草施肥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进展,阐述了N2O排放机制与影响因素。结合山地草业发展实际,提出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的若干思路。
    研究简报
    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胡润芳, 林国强, 陈志雄, 张轼, 滕振勇, 陆佩兰
    2007, (3):  328-331. 
    摘要 ( 1346 )   [HTML] ( )    PDF (1488KB) ( 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闽豆1号系以毛豆292为母本、早生枝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2004~2005年的多点区试中,该品种表现早熟、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鲜荚平均产量达10632.0kg·hm-2。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文心兰原球茎诱导条件的优化
    魏翠华
    2007, (3):  332-335. 
    摘要 ( 1312 )   [HTML] ( )    PDF (828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蜜糖文心兰不同生长期的新芽为试材,研究影响文心兰原球茎诱导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以半开展新芽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用0.1%升汞溶液灭菌9min,待外植体成活长成第一代植株时,再进行剥茎尖处理诱导原球茎形成,采用这种方法,外植体成活率明显提高,并在最短时间内诱导形成原球茎(PLB)。适宜的PLB诱导培养基为改良1号+6-BA 2.0mg·L-1+NAA 0.2mg·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