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ISSN 1008-0384
    CN 35-1195/S
    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翁启勇
    编辑部主任:翁志辉
    电话:0591-87869455
    Email:fjnyxb@163.com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邮发代号:34-56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070
在线咨询
  • 投稿与审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汇款与发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订阅与赠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手机打开本刊网站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阅读本刊全文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本期目录
2001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3-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育种与栽培
    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及与产量的关联性
    林文,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2001, (1):  1-4. 
    摘要 ( 1297 )   [HTML] ( )    PDF (334KB) ( 8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观察比较了再生稻根系形态和机能的品种间差异以及与产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汕优明86的根系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头季和再生季产量都最高;汕优63的根量和机能次之,双季产量居次;特优70头季根系发达,但成熟期机能骤降,再生季齐穗后根系机能逐渐衰竭,头季高产而再生季低产。说明选用根系形态发达、机能高而持久的品种,是确保再生稻双季稳定高产的基础。
    高秆隐性恢复系eR127在杂交稻配组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黄荣华, 杨仁崔, 梁康迳, 张书标
    2001, (1):  5-7. 
    摘要 ( 1331 )   [HTML] ( )    PDF (221KB) ( 7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9.699C·kg-1Co60γ射线直接照射恢复系R127干种子,在M2群体获高秆突变体,记为eR127。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基因与贵州的Grlc,江苏的02428h和美国的76:4512、IR50eui等高秆突变体的基因属等位基因;用eR127和R127组配龙特浦A、冈46A、珍汕97A和威20A等三系不育系,成对杂种株型无明显差异,但含有eui基因的杂种比相应不含eui基因的杂种早熟2~3d,植株稍高,千粒重增加,有更高的产量潜力;eR127作为制种田父本不需喷920就可达到制种高产的效果。
    植物保护
    条锈菌侵染后田间小麦植株蒸腾作用的变化
    李玥仁, 商鸿生
    2001, (1):  8-11. 
    摘要 ( 1244 )   [HTML] ( )    PDF (224KB) ( 8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条中29号小种(CY-29)诱发接种小麦感病品种辉县红,采用LI-6200型光合系统仪对小麦发病旗叶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严重度小麦病叶蒸腾作用的日变化明显不同。轻度病叶(严重度为5%)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趋势与健叶接近,蒸腾速率(Tp)表现出以上午10:00~12:00时为最大值的单峰曲线,午后剧烈降低;气孔导度(Gs)在上午10:00时达全天最大值,之后迅速降至低水平;叶片扩散阻力(LDR)在午前稳定在较低水平,午后迅速升高,16:00时达全天最大值;与健叶相比,轻度病叶相对含水量(RWC)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可有效控制水分的蒸腾散失。中度病叶(严重度为40%)和重度病叶(严重度为80%)蒸腾作用的日变化与健叶明显不同,病叶蒸腾速率在午前大幅升高,至12:00时达全天最大值,午后一直维持很高的蒸腾水平;病叶在全天保持很高的气孔导度,组织相对含水量在午后大幅降低,完全失去了控制水分散失的能力,水分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利用甘薯青枯病菌及其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相关性研究
    李本金, 谢世勇, 陈涵贞, 林时迟, 种藏文, 卢同
    2001, (1):  12-15. 
    摘要 ( 1328 )   [HTML] ( )    PDF (230KB) ( 7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58(n=88),达极显著水平;用5个不同致病力(强、中、弱)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48、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9992~1.0000之间;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97-10、广薯15、惠红早,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7~0.965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性诱剂在甘薯小象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陈福如, 杨秀娟, 张联顺, 卢同, 杨家育, 林文道
    2001, (1):  16-19. 
    摘要 ( 1542 )   [HTML] ( )    PDF (235KB) ( 7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薯区重要的害虫。研究表明,甘薯小象虫在福州薯区年发生有5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和10月下旬;甘薯小象虫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持效期达110d,引诱范围达15m;选用橡皮塞诱芯、2%洗衣粉溶液和1.25L可乐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佳,在莆田、惠安两地薯区进行周年诱捕结果,田间雄成虫数量分别下降了55.4%和57.7%,防治效果分别为69.5%和72.6%。实践证明,应用甘薯小象虫性诱剂防治小象虫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防治新方法。
    南京裂爪螨种群密度与新竹产量的关系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季洁, 张艳璇, 刘巧云, 宋美官
    2001, (1):  20-22. 
    摘要 ( 1187 )   [HTML] ( )    PDF (196KB) ( 5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初步研究了毛竹林的重要害螨南京裂爪螨危害毛竹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EIL),结果表明竹用林的EIL为15.706%,并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南京裂爪螨种群密度与新竹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为y=0.147-8.351×10-4x+5.469×10-5x2(r2=0.938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南京裂爪螨的经济阈值,为23.02只·叶-1
    园艺科学
    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柯冲
    2001, (1):  23-27. 
    摘要 ( 1181 )   [HTML] ( )    PDF (311KB) ( 6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80年代,福建省在5个地区建立柑桔示范园(曾称为无病母本园)。按照健康栽培的观点严格实施,在隔离的地区建园,种植无病毒的苗木,对黄龙病、病毒病及其虫媒定期检测,及时铲除病株和防治虫媒,加强土壤、肥、水的管理措施。这样的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与对照柑桔园相比,前者的植株生长强壮而抽梢整齐,结果优质而高产,经济效益延长5a以上。在1982~1999年间,对示范园的观察与调研中发现,黄龙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完全取决于能否阻止其虫媒的侵入。
    Sunspray喷洒油周年防治柑桔害虫综合试验
    蔡子坚, 罗仰奋, 温寿星, 郑宜清, 魏泽平
    2001, (1):  28-32. 
    摘要 ( 1194 )   [HTML] ( )    PDF (270KB) ( 7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unspray喷洒油周年防治柑桔害虫综合试验结果表明,Sunspray7E、Sunspray9E对柑桔矢尖蚧雌成虫药后10d的防效分别达97.4%和89.6%;对褐圆蚧雌成虫防效分别达88.2%和75.1%;对锈螨防效分别达97.4%和95.7%。周年使用3次,可将这3种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且对柑桔园蜘蛛、寄生蜂安全,对柑桔叶片影响轻微,对果实品质无影响。综合评价,应用效果全面优于机油乳剂和氧化乐果。
    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春兰选育研究
    陈荣冰, 张文锦, 黄福平, 游小妹, 陈常颂, 张方舟
    2001, (1):  33-35. 
    摘要 ( 1198 )   [HTML] ( )    PDF (248KB) ( 6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春兰是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品种资源圃铁观音的自然杂交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一般在4月中旬,与黄旦相近,比铁观音早10d左右,属早生种。品比试验表明,5~8龄茶树4a平均产量分别为黄旦和铁观音的93.2%与250%;区域试验表明,5~7龄茶树3a平均鲜叶产量比对照种高11.1%~97.5%。该品种制乌龙茶品质优异,外形重实,香气清幽细长,兰花香显,滋味醇厚有甘韵,可与铁观音相媲美。茶多酚含量33.94%,水浸出物45.51%,氨基酸3.86%,咖啡碱2.83%,成茶主要香气组分有橙花叔醇、吲哚、香叶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z)-茉莉酮等,成茶香气组分中的橙花叔醇、香叶醇高于两个对照种。适应性与抗逆性和对照品种相当,适宜在乌龙茶茶区大面积推广。
    动物科学
    鸭出血症病原学研究Ⅲ.鸭出血症自然感染病鸭组织病理学观察
    黄瑜, 祁保民, 李文杨, 程龙飞, 庄向生
    2001, (1):  36-41. 
    摘要 ( 1080 )   [HTML] ( )    PDF (563KB) ( 5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确诊的鸭出血症濒死番鸭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其肝、肾、脾、胰腺等实质器官淤血、出血,细胞变性、坏死,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崩解、消失,法氏囊滤泡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表明鸭出血症病毒可导致机体广泛性组织损害,尤其以循环系统和淋巴组织受损更为严重,这提示鸭出血症病毒可引起鸭免疫功能低下,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
    河田鸡日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杨烨, 李忠荣, 冯玉兰
    2001, (1):  42-48. 
    摘要 ( 1456 )   [HTML] ( )    PDF (402KB) ( 7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公母各分为9组,饲养期为16周,分为4个阶段,研究河田鸡全程日粮适宜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结果表明,性别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其最佳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也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体重、日增重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一定能量水平下,日增重与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料肉比在低能阶段与蛋白质呈正相关,在高能阶段与蛋白质呈负相关,但这受生长速度的影响;每克增重所消耗的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与日粮能量呈负相关;每克增重所消耗的能量与日粮蛋白质呈负相关,而与日粮能量关系不大。日粮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对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生物科学
    甘薯组培苗接种固氮醋酸杆菌的初步研究
    宋亚娜, 郑伟文
    2001, (1):  49-53. 
    摘要 ( 1306 )   [HTML] ( )    PDF (337KB) ( 7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固氮醋酸杆菌是一种从甘蔗中分离的固氮细菌。通过对组织培养的甘薯进行接种,发现固氮醋酸杆菌可以侵染到甘薯体内并定殖;指示剂显色反应和从接种植株体再分离细菌结果显示,固氮醋酸杆菌可以从根系或茎基部的伤口进入植株体内,并可到达根、茎、叶等器官中定殖;研究还发现接种固氮醋酸杆菌可以显著提高甘薯组培苗的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表明其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氮营养的改善。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因素研究
    沈清景, 叶贻勋, 凌永胜
    2001, (1):  54-56. 
    摘要 ( 1296 )   [HTML] ( )    PDF (248KB) ( 7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克新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进行试管薯诱导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全黑暗条件对试管薯形成、结薯数量和平均鲜重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当低温(19±1)℃有利于试管薯的形成和膨大;液体培养基诱导试管薯的效果优于固体和固液双层培养基,是生产试管薯最好的培养方式;培养基(MS+8.0%蔗糖)中添加100mg·L-1的生长抑制剂CCC能促进试管薯的形成,显著增加结薯数量和鲜薯产量。而添加500mg·L-1CCC+5mg·L-16-BA虽能显著提高试管薯的大薯率和鲜薯产量,但平均结薯数量却显著下降;单独添加5mg·L-16-BA诱导效果差,这说明细胞分裂素6-BA并非离体培养诱导结薯的必需因子。
    生理生化
    荔枝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张健, 吕柳新, 叶明志
    2001, (1):  57-59. 
    摘要 ( 1344 )   [HTML] ( )    PDF (282KB) ( 1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就我国园艺学者对荔枝胚乳与胚的发生、发育;胚与胚乳生长协调性与座果的关系;胚胎发育过程内源激素变化与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及单性结实荔枝的胚胎发育与生长调节物质的关系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从中了解荔枝不同类型品种与胚胎发育内在机制的关系,供荔枝育种、栽培的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持续农业
    闽北山区“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翁伯琦, 黄勤楼, 应朝阳, 黄毅斌, 刘明香
    2001, (1):  61-64. 
    摘要 ( 1169 )   [HTML] ( )    PDF (218KB) ( 7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作物种植系统是“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早、晚两季水稻和蔬菜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1.37%、1.40%和1.02%。该复合生态系统可进行良性循环运作,其有机能产投比为2.12,整体能投少,能量转换快,养分利用率高,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