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ISSN 1008-0384
    CN 35-1195/S
    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翁启勇
    编辑部主任:翁志辉
    电话:0591-87869455
    Email:fjnyxb@163.com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邮发代号:34-56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070
在线咨询
  • 投稿与审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汇款与发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订阅与赠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手机打开本刊网站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阅读本刊全文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本期目录
2003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12-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育种与栽培
    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
    谢华安, 王乌齐, 杨惠杰, 杨高群, 李义珍
    2003, (4):  201-204. 
    摘要 ( 1333 )   [HTML] ( )    PDF (2530KB) ( 5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2001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种植的特优175和Ⅱ优明86超高产展示田,最高产量田块的产量分别达到17.78 t·hm-2和17.95 t·hm-2,创造世界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杂交水稻超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大库容量主要靠培育大穗;干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中、后期,特优175和Ⅱ优明86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分别较汕优63高34.5%~37.2%和31.4%~33.7%。
    超高产水稻的分蘖特性观察
    杨惠杰, 李义珍, 杨高群
    2003, (4):  205-208. 
    摘要 ( 1256 )   [HTML] ( )    PDF (2484KB) ( 4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追踪观察了21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生育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期在移栽后20~25 d,历4个出叶周期;分蘖高峰期在移栽后35 d左右,又历2个出叶周期。说明,本田期有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头4片新生叶,无效分蘖的同伸叶为移栽后第5、6片新生叶。研究结果可作为分蘖调控的叶龄指标。
    农杆菌介导籼稻明恢86高效稳定转化体系的建立
    苏军, 胡昌泉, 翟红利, 颜静宛, 陈在杰, 王锋
    2003, (4):  209-213. 
    摘要 ( 1353 )   [HTML] ( )    PDF (2941KB) ( 3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籼稻恢复系明恢86为材料,探讨受体材料、愈伤代龄、预培养时间、筛选时间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农杆菌介导籼稻转化体系。转化技术参数如下,水稻花后15 d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2~6代),作为转化受体材料,经4 d预培养,农杆菌侵染30 min,共培养3 d后,在30 mg·L-1潮霉素筛选出抗性愈伤,抗性愈伤经50 mg·L-1潮霉素筛选10~15 d后立即分化,幼胚的胚性愈伤转化频率可达6.98%,并且能够周年转化。
    大穗型籼稻不育系京福1A的选育及其组合筛选
    郑秀萍
    2003, (4):  214-217. 
    摘要 ( 1190 )   [HTML] ( )    PDF (2493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V20B为母本、D297B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育成京福1B,再以博白A作质供体,京福1B为核供体,育成新不育系京福1A。京福1A具有穗大粒多、品质较优、不育性稳定、败育彻底、异交特性好、柱头外露率高等特点。京福1A与恢复系配组,F1代表现较好的配合力.根据灰色评判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京福1A/明恢67、京福1A/将恢155和京福1A/蜀恢527为优良组合。
    限制籼糯品种高产的内在因素分析
    兰志斌
    2003, (4):  218-221. 
    摘要 ( 1209 )   [HTML] ( )    PDF (2616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阐明超高产籼糯育种滞后原因,以超高产籼稻满仓515为对照,对鄂荆糯6号、闽岩糯、越糯3号3个国家审定的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3个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穗数比满仓515多28.3%~56.3%.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分别比满仓515少7.7%~20.6%和14.8%~30.4%,最终产量水平比满仓515低15.4%~22.1%。说明,常规高产籼糯每穗粒数少和生物产量低是其产量比高产籼稻低的主要原因。
    稻草品质促变因素的系统评价与秸秆种类品质比较
    沈恒胜, 陈君琛, 汤葆莎, 涂杰峰, 刘韬, 李伟星
    2003, (4):  222-226. 
    摘要 ( 1139 )   [HTML] ( )    PDF (2612KB) ( 5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依种植地域性、季节性、品种特性对福建省92份稻草样品进行品质变化趋势的系统评价,并比较了水稻与大麦、小麦、玉米、蚕豆、香蕉和象草等不同作物的秸秆品质特点。结果表明,①稻草粗蛋白主要以结构蛋白形式存在(r=0.98,P<0.05),并受纤维素含量影响(r=0.74,P<0.05)。②孕穗后期至收获时的生产管理水平、季节性与种植地域性变化是造成稻草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尤其影响稻草硅化物溶解特性与细胞壁碳、氮结构化合物的形成。因此,稻草利用应注重对稻草纤维品质特点的季节性综合评价。③水稻硅质化程度高于木质化的特点,成为稻草降解利用的阻碍因素之一。
    植物保护
    新型矿物油在柑桔害虫综合防治中的效应评估
    蔡子坚, 温寿星, 罗仰奋, 郑宜清, 魏泽平
    2003, (4):  227-232. 
    摘要 ( 1245 )   [HTML] ( )    PDF (2619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新型矿物油——Sunspray喷洒油(9E、7E)、97%石蜡油EC、99%喷淋油EC对柑桔主要害虫柑桔红蜘蛛、柑桔锈螨、矢尖蚧等分别进行了4 a的单项试验和周年综合试验。结果显示,新型矿物油速效性好,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平均达89.0%~98.6%,对矢尖蚧防效平均达83.2%~99.0%。持效期较长,一年中适期使用3次,可有效控制柑桔红蜘蛛、锈螨、矢尖蚧的为害。试验结果也表明,新型矿物油可兼治柑桔蚜虫、柑桔潜叶蛾等,而且对害虫的寄生天敌影响甚微,同时可改善果实外观,对内在品质无不良影响;但个别制品对橙类新叶有不同程度药害,宜用较低浓度。
    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
    卢学松, 翁启勇, 王长方, 杨秀娟, 何玉仙
    2003, (4):  233-235. 
    摘要 ( 1323 )   [HTML] ( )    PDF (2351KB) ( 5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粘虫卡监测田间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夏季烟粉虱成虫仅在上午7:00~10:00出现一个日活动高峰,秋季烟粉虱成虫分别在8:00~11:00和16:00~18:00出现两个日活动高峰,黄色粘虫卡的田间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有明显影响。
    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
    谢世勇, 卢同, 李本金, 种藏文, 林时迟
    2003, (4):  236-238. 
    摘要 ( 1436 )   [HTML] ( )    PDF (2462KB) ( 8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择甘薯抗病新品系97—10与感病品种新种花,就它们的生化反应与抗青枯病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青枯菌后,抗病品系97—10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高的速度和峰值都大于感病品种新种花,说明PAL和POD活性变化与甘薯对青枯病的抗性之间有密切关系。t测验结果表明,抗病新品系97—10与感病品种新种花的PAL和POD活性峰值差异极显著。
    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曹宜, 刘波, 朱育菁, 葛慈斌
    2003, (4):  239-242. 
    摘要 ( 1301 )   [HTML] ( )    PDF (2607KB) ( 4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培养特性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分析,初步确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为芽孢杆菌(0.8μm×2.2μm),周生鞭毛,多为四联体形式,芽孢椭圆形。该菌甲基红反应阳性,接触酶反应阳性,水解利用淀粉,也能利用赖氨酸。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在30~35℃。当pH为7.5时,发酵液中含菌量为最高(48 h),菌数达58.2×108个·ml-1,最佳pH值为7.5。在研究培养基营养时,比较了7种碳源和4种氮源,结果表明,葡萄糖是最好的碳源,氨基氮优于硝基氮或尿素。
    动物科学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董传甫, 林天龙
    2003, (4):  243-248. 
    摘要 ( 1454 )   [HTML] ( )    PDF (2618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简要回颐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血清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毒素、胞 外酶和粘附因子等致病因子及免疫防治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园艺科学
    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陈宇航, 陈政明
    2003, (4):  249-253. 
    摘要 ( 1268 )   [HTML] ( )    PDF (2630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两年多的调查,鉴别牛肝菌新种1个、新纪录3个,认为福建省域内的牛肝菌物种有86个。对牛肝 菌种类分布的研究表明,树龄是影响林区牛肝菌种类、数量的主要因素。
    土壤肥沃与作物营养
    铜污染对辣椒产量、铜累积及叶片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刘景春, 李裕红, 晋宏
    2003, (4):  254-257. 
    摘要 ( 1280 )   [HTML] ( )    PDF (2530KB)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辣椒(苏椒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铜污染条件下辣椒的产量和各器官中铜累积规律的变化,以及铜对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含量和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对铜较为敏感,在25~200 mg·kg-1的Cu污染条件下,干物重和产量均低于对照;在铜污染条件下,根是铜累积的主要部位,铜在辣椒体内的累积分布趋势为:根>叶>果实>茎;铜污染使辣椒叶片O2·-的产生速率加快.MDA含量升高,SOD、POD、CAT在一定胁迫范围内活性增强,总体上随污染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初步认为,辣椒叶片O2·-、MDA、SOD、POD、CAT的含量变化可作为生产上铜污染的预警指标。
    生物技术
    3种ELISA法定量检测转cry1Ac基因水稻Cry1Ac蛋白的比较研究
    秦崇涛, 陈在杰, 苏军, 王锋
    2003, (4):  258-263. 
    摘要 ( 1332 )   [HTML] ( )    PDF (2554KB) ( 3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从细菌中分离的纯品CryIAe蛋白作为抗原成功制备出了效价较高的CryIAe蛋白的兔多抗,对制备的抗体的免疫学分析表明,其与CryIAc有极显著的免疫交叉反应.并在对转cryIAc基因水稻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戊二醛一步法对纯化的IgG进行了碱性磷酸酶标记。应用制备的抗体进行了直接法、间接法和双抗夹心法等ELISA方法检测转cryIAc基因水稻中Bt的含量,结果表明直接法和间接法ELISA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测定转cryIAc基因水稻,而双抗夹心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定量检测水稻中Bt含量的方法。同时确定了双抗夹心法的各项具体条件。
    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
    宋铁英, 包晓东, 宋亚娜, 林智敏, 郑伟文
    2003, (4):  264-267. 
    摘要 ( 1441 )   [HTML] ( )    PDF (2730KB) ( 3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运用细菌通用16S rRNA特异的引物对,将生防菌BC2000、BC2001和对照菌株用6种内切酶进行PCR—RFLP扩增分析。结果表明,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可把7种菌分成4组:A组为BC2000、BC2001;B组为圆褐固氮菌;C组为荧光假单胞菌;D组为拮抗菌LB2、LB3、Apb。内切酶Hin6I、CfoI的酶切图谱谱带清晰,差别明显,可作为生防菌BC2000、BC2001的分子标记图谱。
    食品加工
    杨梅果实采后包装、保鲜技术研究
    何志刚, 林晓姿, 陆东和
    2003, (4):  268-269. 
    摘要 ( 1350 )   [HTML] ( )    PDF (2358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了杨梅果实的适宜采收成熟度及盒装保鲜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八到九成熟的杨梅果实,经保鲜液B 500倍液浸果1 min后,晾干、分装在PVC盒内,安海种在室温(24℃±6℃)下贮藏6d,安海变种在泡沫箱加冰袋包装下贮藏15 d,好果率分别达87.5%和94.5%,均比相应对照提高38.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