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ISSN 1008-0384
    CN 35-1195/S
    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福建农业学报》编辑部
    主编:翁启勇
    编辑部主任:翁志辉
    电话:0591-87869455
    Email:fjnyxb@163.com
    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邮编:350003
    邮发代号:34-56
    广告经营许可证:3500004000070
在线咨询
  • 投稿与审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汇款与发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订阅与赠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手机打开本刊网站
扫一扫,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手机阅读本刊全文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扫一扫,订购本刊纸质版本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28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作物科学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杨惠杰, 房贤涛, 谢祖钦, 何花榕, 张居念, 卓传营, 蔡光瞡, 占志雄
    2016, 31(4):  333-337.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1
    摘要 ( 649 )   [HTML] ( )    PDF (932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两系杂交稻品种广两优676为材料,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 叶片的SPAD值维持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在移栽至栽后30d, 群体生长率(CGR)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 此后则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 且均以施氮量为20g·m-2的处理为最高。总干物质生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在栽后30d、拔节期呈直线型正相关, 而在齐穗期、成熟期则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关系;稻谷产量与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关系不密切, 而与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茎叶中贮积的碳水化合物约20%~30%在齐穗后输出到稻穗, 构成稻谷产量的21.9%~31.3%。
    福建山区玉米与花生不同间作比例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态机制
    罗晓棉, 林文雄
    2016, 31(4):  338-344.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2
    摘要 ( 533 )   [HTML] ( )    PDF (876KB) ( 3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八山一水一分田准确指出福建耕地稀缺状况。占总耕地面积达45%的山区低产田和有限的灌溉条件严重制约着全省作物产量, 对低产田的高效利用显得尤为关键。本试验选取玉米//花生的间作方式, 设置3:6、3:8、3:10、3:12等4种间作比例, 在福建莆田大洋乡试验基地, 借助生物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原理, 开展不同间作比例对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的影响研究, 探讨间作增产的机制, 以期为福建红壤山区农业作物安排提供借鉴。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单作, 玉米与花生在适合比例下是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间作效益;(2)3:8间作比例因具有最良好的种间竞争关系, 表现出最大的竞争正效应和最高的资源利用率, 因而其系统生产力最大, 效益最高。
    动物科学
    环保型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排泄量的影响
    刘景, 林维雄, 方桂友, 叶鼎承, 缪伏荣, 董志岩
    2016, 31(4):  345-349.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3
    摘要 ( 613 )   [HTML] ( )    PDF (855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NSP)和氨基酸微量元素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排泄量的影响, 选用90头平均初始体重为(41.92±2.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 分为5组, 设置1组为对照组, 试验组采用低蛋白饲粮, 试验2组为添加植酸酶处理;试验3组为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植酸酶处理, 试验4组为添加植酸酶+ NSP酶处理, 试验5组为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植酸酶+NSP酶, 试验期38d。结果表明, 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分别比1组提高7.64%和1.94%(P<0.05), 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N浓度2、3、4、5组比1组分别降低18.58%、20.65%、23.01%和21.24%(P<0.05);粪P浓度2、3、4、5组比1组分别降低40.23%、38.31%、39.08%和39.85%(P<0.01);粪Cu、Fe浓度2、3、4、5组与1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粪Zn浓度2、3、4、5组与1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植酸酶处理, 能显著提高生长猪平均日增重, 显著减少粪中氮、锌含量, 极显著减少粪磷、铜、铁含量;在此基础上, 继续应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量替代相应的无机硫酸盐及添加NSP酶均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粪中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园艺科学
    茉莉花JsGGPP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
    孙君, 林浥, 俞滢, 陈静, 姚雪倩, 陈桂信, 叶乃兴
    2016, 31(4):  350-355.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4
    摘要 ( 644 )   [HTML] ( )    PDF (3493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 pyrophosphate synthase, GGPPS)是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 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 克隆了茉莉花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JsGGPPS, GenBank登录号AIY24421.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JsGGPPS基因在茉莉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 JsGGPPS全长cDNA为1 410bp, 含1 083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360个氨基酸, 属于trans-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 (IPPS)和class I terpene cyclases家族, 含链长控制区(CLDR)、2个天冬氨酸富集区以及其他保守区。JsGGPPS基因与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的同源性分别为91%、8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茉莉花开放过程中JsGGPPS基因在晚上18:00时表达量较低, 呈上调趋势, 在22:00时达到最高, 呈下调趋势, 在翌日2:00时表达量最低, 与茉莉花释香趋势相似, 为深入研究茉莉花萜烯类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福建省地方梨资源花朵特征多样性分析
    曾少敏, 张长和, 陈小明, 黄新忠
    2016, 31(4):  356-359.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5
    摘要 ( 487 )   [HTML] ( )    PDF (1007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60份福建地方梨种质资源花朵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地方梨资源之间开花期存在较大差异, 依开花时间可划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3种类型, 分别占20.0%、48.3%和31.7%;花器官数量性状多样性丰富, 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雄蕊数目和花瓣数目分别为4.6~8.8朵、2.4~5.0cm、11.3~38.7枚和5~12枚, 变异系数为13.2%、14.7%、21.7%和31.7%, 其中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和雄蕊数目均可分为5个级次;花器官质量性状亦存在多样性, 但分别以花蕾白色、花药淡粉色、花瓣圆形、花瓣相对位置重叠和花柱柱头位置高于花药为主要类型, 且未发现柱头基部有茸毛和无花粉性状类型。其中‘七月黄’和‘屏南葫芦梨’花瓣相对位置重叠, 且多达12枚, 可作为重要的重瓣性遗传资源;‘蜜雪梨芽变’、‘白葫芦梨’和‘白瓠梨’花冠直径均大于4.5cm, 可作为大花型遗传资源利用。
    矮化砧飞龙枳对柠檬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龙春瑞, 周东果, 王绍华, 刘红明, 沈正松, 董美超, 杨帆, 李进学, 岳建强, 高俊燕
    2016, 31(4):  360-365.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6
    摘要 ( 771 )   [HTML] ( )    PDF (867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常规砧木枳为对照, 研究矮化砧木飞龙枳对尤力克、费米耐劳和菲诺3个柠檬品种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飞龙枳砧对柠檬树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株高、冠幅、分枝级数均显著低于枳砧, 其挂果期树体高度均在260cm以下;飞龙枳砧能够提升柠檬果实品质, 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枳砧, 而果皮厚度显著低于枳砧;飞龙枳砧柠檬果实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果形指数以及维生素C含量与枳砧并无显著差异。
    4个毛木耳菌株的农艺性状及ITS评价分析
    柯丽娜, 袁滨, 吴小平, 柯斌榕, 张志鸿, 巫鹏飞
    2016, 31(4):  366-370.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7
    摘要 ( 513 )   [HTML] ( )    PDF (1483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原生质体法复壮4个供试菌株, 并研究其菌落形态、子实体性状等农艺性状, 同时进行ITS分析, 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属于毛木耳, 且性状互补, 各有优势, AP2010为白色变异菌株, AP201表现产量高, 漳耳43-28、43012表现耳片商品性状好, 耳片平整, 抗性强, 稳定的特点, 为毛木耳育种提供丰富的亲本来源。
    LED光源在促进秀珍菇菌丝降解代谢麦麸中的作用
    汤葆莎, 吴俐, 陈君琛, 翁敏稢, 赖谱富, 沈恒胜
    2016, 31(4):  371-376.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8
    摘要 ( 505 )   [HTML] ( )    PDF (931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LED光照对秀珍菇菌丝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中的促进作用, 开发LED在食用菌营养转化代谢方面的潜在优势, 以富硒秀珍菇液体种为供试菌株, 通过LED间歇照射和遮光2种不同培养方式, 研究秀珍菇菌丝对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LED间歇照射培养, 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和秀珍菇培养组(CK-L), 其麦角固醇含量分别比对应的遮光组(Se、CK)提高14.2%和8.8%;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的硒转化效率比遮光组(Se)提高34.3%, 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率达42.6%; LED光照间歇照射培养降低了培养产物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而使柚皮苷和川皮陈素等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研究表明LED间歇照射培养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 并能提高对硒强化麦麸的降解代谢与硒营养转化作用, 是影响培养产物营养品质指标的直接因素。
    植物保护
    小菜蛾气味结合蛋白PxylOBP13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覃江梅, 程小娟, 魏辉, 蔡立君, 尤民生
    2016, 31(4):  377-383.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09
    摘要 ( 825 )   [HTML] ( )    PDF (2680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小菜蛾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 干扰其嗅觉识别功能是实现小菜蛾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1个小菜蛾气味结合蛋白基因, 命名为PxylOBP13(GenBank登录号为KT156679);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387bp, 编码12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4.33KDa, 等电点为7.55, N端无信号肽序列, 有3个疏水性区域, 具有气味结合蛋白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 与6种鳞翅目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5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小菜蛾气味结合蛋白功能, 阐明小菜蛾嗅觉机制, 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全基因组预测枯草芽孢杆菌XF-1的分泌蛋白
    韩长志
    2016, 31(4):  384-388.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0
    摘要 ( 574 )   [HTML] ( )    PDF (1158KB)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枯草芽孢杆菌XF-1对诸多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 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生防菌之一。利用SignalP、ProtComp、TMHMM、Phobius、LipoP、TatP等预测程序对枯草芽孢杆菌中3 853条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泌蛋白的预测研究, 并对所获得的分泌蛋白开展氨基酸分布、信号肽长度、切割位点等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含有分泌蛋白为104个, 其氨基酸长度、信号肽长度与植物病原菌不同;信号肽切割位点属于A-X-A类型, 与其他已经报道的植物病原真菌、细菌以及卵菌中分泌蛋白信号肽切割位点一致。通过上述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有效地实现了枯草芽孢杆菌分泌蛋白的预测, 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切割位点具有物种保守型特点。
    单丛茶树内生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蔡丽, 陈荷霞, 李胜智, 傅力
    2016, 31(4):  389-394.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1
    摘要 ( 700 )   [HTML] ( )    PDF (2597KB) ( 4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双层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筛选对试验细菌指示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效果的内生拮抗真菌, 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8SrDNA序列测定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单丛茶树中筛选出F15GEN、F15YE和LB35JING这3株内生拮抗真菌, 其中F15GE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3.36mm, F15YE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92mm, LB35JING和F15GEN对立枯丝核病原菌和梨腐烂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F15YE对核桃叶枯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LB35JING对茄腐镰刀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18S rDNA序列鉴定:F15GEN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F15YE和LB35JING均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 sp.。
    资源与环境科学
    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等级评价及溯源分析
    叶宏萌, 李国平, 郑茂钟, 袁旭音, 刘养斌, 石时强
    2016, 31(4):  395-400.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2
    摘要 ( 634 )   [HTML] ( )    PDF (1200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武夷山茶园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现状及来源, 通过多元统计对土壤中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描述, 并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评价, 利用主成分分析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Pb、Cd和Hg显著富集, 分别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2、3.6和2.6倍;(2)Cu、Zn、Pb、Cr、Ni和As风险等级"低";Cd、Hg的风险等级以"中"和"较重"为主。整体茶园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中"和"重"为主(78.9%)。(3)Pb为交通源因子;Cu、Cr和Ni的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Hg为农业源因子;Zn受到自然地质背景和交通运输的共同控制;Cd除了交通源还有农业源。由于Cd和Hg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高, 因此, 应特别注意茶园农业源的影响。
    广州市土壤硒含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显著, 李就好
    2016, 31(4):  401-407.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3
    摘要 ( 591 )   [HTML] ( )    PDF (1697KB) ( 3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广州市不同地区的土壤硒含量、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广州地区表层土壤的硒含量相对较高。总硒含量的变幅为0.02~2.87mg·kg-1,GM为0.314mg·kg-1, 有效硒的变幅为1.01~115.01μg·kg-1,GM为19.879μg·kg-1。广州地区土壤硒的空间分布呈现较大差异, 富硒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沙区、番禺区南部及增城区东部。广州地区土壤硒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富含有机质的砂质粘土和花岗岩硒含量较高。pH、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对土壤硒的分布也有影响。
    行道树修剪物料堆肥化过程中关键指标参数分析及对翠芦莉生长的影响
    陈能海, 付影, 李金萍, 刘向国, 刘泓
    2016, 31(4):  408-414.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4
    摘要 ( 595 )   [HTML] ( )    PDF (1506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福州市主要行道树修剪废弃混合粉碎物料进行堆肥, 添加鸡粪调节C/N比, 通过实时监测, 探究堆肥好氧发酵过程中养分含量变化及堆肥对植株翠芦莉生长的影响, 确定适合福州市常用园林树木粉碎物料堆肥的腐熟条件, 为研制高架桥园林植物营养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 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总养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堆肥第10d时温度达到50℃, 并趋于稳定。pH值在堆肥过程中先呈上升趋势, 后逐渐下降, 在35d左右趋于稳定。含水率在堆肥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第35d时, C/N比达到了堆肥已经腐熟的要求范围(15~20:1)。施用堆肥的处理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均高于未施用堆肥的处理, 且土壤与堆肥物料1:2配比时, 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养分含量达到最高。表明堆肥温度45~49℃, 平均温度48℃, C/N比19.50, pH值为9条件下, 园林植物粉碎物料堆肥在第35d时达到腐熟, 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分别为1.28%、1.73%、1.95%, 可以作为轻质营养土的原料;土壤与堆肥比例1:2时最有利于植株翠芦莉的生长。
    侧耳木霉T9对褐煤的生物降解作用
    赵晓燕, 吴晓青, 周红姿, 张广志, 张新建
    2016, 31(4):  415-418.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5
    摘要 ( 516 )   [HTML] ( )    PDF (1324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微生物降解方法, 以煤样粒度、菌液用量、煤浆浓度和生物降解时间为影响因子, 测定侧耳木霉T9对山西褐煤的生物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褐煤生物降解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煤样粒度 > 菌液用量 > 煤浆浓度 > 生物降解时间。采用正交试验, 筛选出最优组合为:煤粒度0.1mm、菌液用量10mL、煤浆浓度2%和生物降解时间14d, 对褐煤的生物降解率最高达60.00%。
    暗棕壤性苹果梨园土壤有机磷组分提取流程的优化
    窦文涛, 王非非, 谢修鸿, 程晶, 梁运江
    2016, 31(4):  419-423.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6
    摘要 ( 637 )   [HTML] ( )    PDF (1534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暗棕壤性苹果梨园土壤有机磷进行测定, 参照熊-范改进Bowman-Cole法, 对有机磷组分提取中不同条件进行优化探索。结果表明, 对于酸性苹果梨园土壤, 提取不同组分有机磷的优化步骤为:土壤经氯仿处理后, 加入0.5mol·L-1 NaHCO3溶液超声波10min, 振荡30min提取活性有机磷;再用0.1mol·L-1 NaOH溶液处理残余土壤,超声波10min, 振荡4 h提取稳定性有机磷且浸提液中无机磷为中活性有机磷, 把该浸提液的酸度调至pH3, 上清液中测中稳性有机磷, 沉淀中为高稳性有机磷;继续用1mol·L-1 H2SO4溶液浸提残余土样, 振荡3h, 提取中活性有机磷。
    食品科学
    高产色素红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贾瑞博, 周文斌, 陈竟豪, 李燕, 刘凯丽, 赵慧, 刘斌, 吕旭聪
    2016, 31(4):  424-430.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7
    摘要 ( 633 )   [HTML] ( )    PDF (1830KB) ( 3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福建永春、安溪、古田、南平、三明、龙岩等地收集的红曲米中分离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色素红曲菌L03, 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为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同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其最佳的液态发酵条件:以8%的甘油为碳源、1.5%蛋白胨为氮源、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2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时间9d、摇床转速180r·min-1、250mL容器中装液量100mL,在此液态发酵条件下其总色价平均值为1 578U·mL-1
    超声波辅助提取长梗黄精多糖工艺的研究
    骆文灿
    2016, 31(4):  431-436.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8
    摘要 ( 513 )   [HTML] ( )    PDF (2091KB) ( 4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梅列产的长梗黄精为原料, 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长梗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规律, 经优化确定超声波提取长梗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由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各因素的优化参数, 采用DPS 9.05和 Design Expert7.0数据分析软件, 建立响应面模型进行结果分析, 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获得各因素与长梗黄精多糖得率的交互关系, 从而确定超声波提取长梗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长梗黄精多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8:1, 超声波处理时间59.7min, 浸提的温度72.9℃, 超声波作用功率152.8W, 所得的长梗黄精多糖的得率理论值16.65%。经响应面模型验证, 实际得率为16.59%, 表明该模型可靠。
    综述
    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进展
    刁丽荣, 魏毅东, 魏林艳,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2016, 31(4):  437-443.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04.019
    摘要 ( 382 )   [HTML] ( )    PDF (893KB) ( 7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稻储藏时的陈化变质问题对水稻生产和育种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 提高稻谷的耐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种子活力与耐储性之间的关系, 并从脂类代谢与氧化、氧化胁迫与抗氧化系统、植物自身修复系统等3方面总结了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阐述了植物自身的保护和修复途径对于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潜在意义, 为研究水稻种子劣变机理和培育耐储藏的水稻优良品种提供了新思路。